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處理好黨建和業務的關系,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近年來,國有企業緊緊圍繞發展目標,積極開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探索研究,著力將黨建優勢和資源有效轉化為企業核心競爭力,呈現出較好局面。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新源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的重要指示精神,圍繞“雙碳”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緊扣國家電網公司“一體四翼”發展布局,強化黨建引領,打造“1324”黨建融合體系,深入實施“6+N”黨建融合工程,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兩促進、雙提升。
一、背景介紹
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堅持黨的領導是一百年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積累的寶貴歷史經驗。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也是國有企業獨特的政治優勢,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國有企業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不僅是理論方針、黨建方向,更是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選擇。
近年來,能源轉型不斷深化,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構建,抽水蓄能的功能作用更加凸顯。作為國家電網公司主導產業單位,國網新源公司承擔著集約化、專業化建設運營抽水蓄能電站和部分常規水電站的重要責任和光榮使命,聚焦抽蓄、水電融合發展核心業務,以服務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為己任,搶抓機遇,加快發展,持續推動做強做優做大,已成為世界最大抽水蓄能專業運營公司。
國網新源公司始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站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高度,堅持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積極創建“1324”黨建融合體系,深入實施“6+N”黨建融合工程,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推動黨建工作效能最大化,實現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相互促進,切實達到“以黨建為業務鑄魂,以業務使黨建生根”的深度融合效果。
二、具體做法
國網新源公司聚焦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站位高、融合深、載體實、作用強,以“圍繞一個中心,落實三個責任,激發兩個作用,促進四個融合”為主線,積極打造具有新源特色的黨建融合體系,深入實施“6+N”黨建融合工程,推動黨的領導與企業生產經營高質量發展、黨建與業務融合提升、黨員與員工共同成長,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競爭優勢、發展優勢。
(一)圍繞政治建設“一個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建工作始終是國有企業的獨特政治資源,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國網新源公司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的政績”理念,強化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目標一致、責任同擔的基本要求,做到黨建工作任務與生產經營同謀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產生“1+1﹥2”的效果。
(二)落實“三個責任”一體推進。一是強化黨委牽頭抓總作用。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落實企業黨組織抓黨建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和黨建工作分管領導直接責任,抓好頂層設計、層層壓實責任,下好黨建與業務“一盤棋”。二是強化黨建部門統籌協調作用。建實各類學習平臺、建功平臺、宣傳平臺、監督平臺,建強各類黨建陣地、廉潔宣教陣地、文化陣地、職工關愛陣地;與業務部門加強聯動,建立會商機制,強化對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指導督促,做到協同一致,同向發力。三是強化業務部門專業領域黨建融合責任落實。業務部門是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責任主體,堅持“業務工作誰主管、黨建融合誰負責”,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目標相融、過程相融、結果相融,在業務工作中把“人”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潛能充分激發出來,進而推動把“事”做得更好。
(三)促進“兩個作用”有效發揮。一是筑牢黨支部戰斗堡壘。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優良傳統,持續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選優配強黨支部班子成員;強化支部共建聯建,結合生產經營、工程建設、項目推進等實際,與同類型單位、項目參建單位以及地方政府等黨組織廣泛開展聯建聯創,以黨建為紐帶,加強溝通協調、凝聚各方合力。廣泛創建黨員責任區、示范崗、突擊隊,組織黨員創先爭優,注重在關鍵崗位、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中迅速響應、沖鋒在前、奮勇攻堅。二是彰顯黨員先鋒模范。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方式,探索實施黨員積分管理,拓展“三亮三比”形式載體,通過崗位承諾、佩戴黨徽、志愿服務等,激發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使廣大黨員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
(四)推動“四個融合”貫穿始終。一是思想融合是前提,在“合心”上下功夫。落實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委會“第一議題”等,引導各級黨員領導人員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黨的創新理論、企業改革發展等方面深入開展研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依托“學習強國”“國家電網”“國網新源”等宣傳平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形勢任務教育,推動黨的先進理論進基層、進一線,不斷厚植黨建業務融合的思想動力。二是目標融合是基礎,在“合力”上做文章。堅持以黨建“第一責任”引領和保障發展“第一要務”,落實黨建融合主體責任,以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為抓手,以目標同向來檢驗思想同心,確保行動同步,主動置身于中心工作和發展大局中思考謀劃,推動各級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三是載體融合是關鍵,在“合拍”上出實招。把改革發展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和“卡脖子”問題作為抓黨建融合的重點,分專業實施“黨建+”融合項目,通過黨建共建、跨系統跨專業聯合攻關、黨員積分管理等形式,形成以黨員示范崗為“點”、黨員突擊隊(服務隊)為“線”、黨員責任區為“面”的“點線面”創建格局,確保每一個攻堅現場都有黨的組織,每一項中重點任務都有針對性的黨建舉措,每一個黨支部都是推動企業改革發展的堅強堡壘,每一名黨員都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四是制度融合是保障,在“合為”上求突破。全面貫徹“黨建入章”要求,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持續改進完善黨建工作考核評價機制,把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情況作為檢驗黨建工作優劣的“硬指標”。抓好考核結果的運用,與領導人員、黨務工作者、業務工作者的職業生涯、選拔任用全面對接,加大黨務工作者與業務工作者輪崗力度,真正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實現融合。
2018年8月15日,國網新源公司召開“同心圓·黨旗紅”基建工程黨建共建啟動會
?
三、工作成效
國網新源公司認真落實國家電網公司關于深入開展“黨建+”工程的部署要求,結合實際,聚焦安全生產、生產管理、電站建設、提質增效、科技創新、物資管理等6個專業,大力實施“黨建+”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黨建+安全生產”,筑牢安全生產生命線。建立黨建與安全生產雙向融合機制,強化黨建和安全生產“雙部署”,堅持政治理論與安全生產“雙學習”,發揮黨建“雙引領”作用,實行“雙述職”“雙考核”“雙監督”模式,推廣“雙交底”機制,實施“文化鑄安”工程,完成4132個崗位安全責任清單及263位領導班子成員安全生產工作清單制定和動態修訂,排查整改各類問題隱患3000余項。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安全管理不斷強化,廣大黨員和職工爭當安全衛士、護網先鋒,切實守住安全生產“生命線”,保障了公司安全健康高質量發展。
(二)“黨建+生產管理”,把握生產運維關鍵點。持續推進“黨建+大修”,提升設備檢修安全管控,2021年消除各類缺陷8729個,完成隱患治理215項、反措整改511項,設備健康穩步提高。持續推進“黨建+運維”,打造運維黨員先鋒團隊,全年機組保持高強度運行,啟動次數同比增長近20%,啟動成功率保持99.97%以上,為大電網安全、電力保供、清潔能源消納作出重要貢獻;三是持續推進“黨建+攻關”,提升設備設施運行穩定性,組織國產化研究攻關,解決進口設備“卡脖子”的問題。近年來,國網新源公司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等重大保電任務,被評為國家電網公司建黨百年慶祝活動保電先進單位。
(三)“黨建+電站建設”,打造合作共贏同心圓。積極打造“同心圓·黨旗紅”基建工程黨建共建“4835”工作體系,構建“黨員作風優良、文化氛圍濃厚、勞模工匠涌現、共建作用突出”的共建格局,實現了基建項目各方的“共識、共建、共商、共享”,把基建項目努力打造成為“安全工程、優質工程、廉潔工程、和諧工程、美麗工程”。2021年,安徽績溪、山東沂蒙、吉林敦化、河北豐寧、黑龍江荒溝等五個項目共10臺機組、315萬千瓦按計劃投運。其中,世界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豐寧電站2021年底兩臺機組并網接入張北柔直電網,全力保障綠電供應,圓滿完成北京冬奧任務,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四)“黨建+提質增效”,匯聚企業發展源動力。堅持政治領航,結合專業培訓、“三會一課”等形式,加強政治教育、技能培訓和形勢政策教育,提高踐行質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化基層黨建聯系點制度,將專項行動納入班子成員督導聯系點的重要內容,形成統一領導、專業負責、統籌推進的工作體系;發揮集團化和區域化管理優勢,深化組織建設互助、互促、互動,增強區域融資議價、優惠政策爭取能力,提升公司整體效益。“黨建+提質增效”實施以來,質效理念深入人心,運營能力高效益提升,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五)“黨建+科技創新”,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落實黨委抓科技創新工作,深入實施“新跨越行動計劃”,加強關鍵技術體系布局,科學制訂公司“十四五”科技規劃和“十四五”數字化規劃,充分調動基層員工創新創效。國網新源公司緊密圍繞服務“雙碳”目標和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等重大創新需求,積極培育和儲備重大原創、首創成果,推進先進技術成果向行業、國家、國際標準轉化。2021年共獲批發布4項國標、14項行標、4項團標,積極參與新型電力系統技術標準體系框架和《國家電網新型電力系統技術標準體系研究報告》抽水蓄能部分編制,逐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抽水蓄能技術標準體系。
(六)“黨建+物資管理”,強化物資保障供應鏈。弘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光榮傳統,把支部建在供應鏈上,建立評標基地臨時黨支部;建立水電特色供應鏈管理體系,貫徹綠色能源政策,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結合物資管理業務實際,充分發揮黨建載體優勢,促進物資管理提質增效;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四項機制,制訂切實有效的風險防控措施;加強隊伍建設,組建以黨員為主的物資管理業務培訓師團隊,開發物資管理培訓教材、課件、課程、題庫資源庫,按地域、專題方式開展現場培訓,打造專業領先的物資管理專家隊伍,持續提升物資管理工作質效,保障現代智慧供應鏈高質量發展高效運轉。
同時,各基層單位結合自身實際,相繼開展了“黨建+信通業務”“黨建+培訓管理”工程,創新提出“1名黨員+N名員工”“1個崗位+N種責任”“1次會議+N項功能”“1個黨支部+N個項目”的“4+N”工作思路,全力推動實現建立一套機制、培育一種氛圍、形成一批成果、鍛礪一支隊伍的“四個一”目標,充分發揮一面旗幟、傳幫帶、多面融合和示范帶動“四個作用”等,黨建與業務融合載體豐富、成效紛呈。
四、經驗啟示
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就是要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深挖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著力點,加強項目化管理和成效評估,大力評選、推廣“黨建+”示范項目,探索建立覆蓋各專業、各領域的典型場景應用庫,進一步實現黨的建設與中心業務相融并進,共同發展。
(一)加強系統謀劃,持續提升黨建融合引領力。堅持加強黨的領導,把黨建工作體現到推進業務工作開展的各領域、全過程,以黨建促業務,以業務強黨建;實施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雙向考核評價,通過考核指標“同步制定”、考核范圍“同步覆蓋”、考核實施“同步進行”、考核獎懲“同步兌現”、考核評價“黨建優先”的方式,大力營造“抓好黨建是本職、不抓黨建是失職、抓不好黨建是不稱職”的用人導向和輿論氛圍,真正實現以考核促黨建融合的效果。
(二)堅持精準施策,持續提升黨建融合執行力。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就是要把經營重點、管理難點、員工焦點等關鍵因素作為黨建融合的切入點。要建立健全黨建與業務部門會商機制,定期督促檢查,及時協調解決問題;要突出黨員領導人員帶頭作用,結合黨建聯系點等制度落實,抓好分管領域黨建融合;樹立“抓業務必須抓黨建”思維,發揮專業部門優勢,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不斷深化、取得實效。
(三)選樹先進典型,持續提升黨建融合驅動力。聚焦融入融合,發動黨員、帶動群眾,充分調動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抓黨建、促發展、提質量的生動局面。依托內外宣傳媒介,大力宣傳開展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的好經驗、好做法,營造濃厚氛圍。注重發現和培育在生產經營、工程建設第一線,攻堅克難最前沿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廣泛宣傳忠于職守、拼搏奉獻的先進事跡,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四)打造特色品牌,持續提升黨建融合影響力。注重選好載體,針對工程特點、工作性質的不同,尊重實踐規律、注重過程控制,選取形式多樣的載體,把黨員凝聚到具體工作中,激發黨員在實踐中發揮作用。注重特色培育,以“一支部一特色、一單位一品牌”為主導原則,加強督促指導和分類總結,促進黨建融合工程推得動、叫得響、用得深。注重鞏固延伸,結合各單位實際,分類確定黨建融合重點,逐漸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黨建融合品牌。
(五)強化責任落實,持續提升黨建融合向心力。加強思想引導,督促黨組織及其負責人責任落實,逐步改變業務部門對黨建工作的片面認知,通過專業會議、簡報等途徑持續深化“黨建+”工程和經驗推廣,不斷提升黨建融合的滲透力和專業性。加大“黨建+”工程落實情況在年度黨建績效考核中的比重,鼓勵基層單位構建涵蓋黨支部、黨務工作者、黨員的考核細則,持續完善獎懲機制,促進管黨建與管業務“兩手抓兩手硬”,切實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工作成效。
案例研究組成員:由霖、王維潔、孫昊、李華、王蒙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