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新格局? 共建共贏共奮進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黨委
一、背景情況
2017年,航空工業軍品業務新型管理機制全面落地生效。為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積極探索落實“集團抓總、主機牽頭、體系保障”機制的新路徑,自2017年下半年起,沈陽所黨委與沈飛、南京機電黨委共同謀劃,將原先基層黨支部層面的結對共建提升到黨委層面。三家單位黨委分別簽訂黨建共建協議,進一步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型號項目全生命周期,確保軍品任務高質量完成、黨的建設在型號線進一步加強。
二、主要做法
三家單位黨委開展黨建共建四年來,逐漸形成了“黨建搭臺、業務唱戲、雙融雙促”的良好態勢和推進格局。
(一)戰略共鳴,凝聚協同發展新共識
三家單位黨委以深化戰略協同為出發點,抓好頂層設計,把黨建共建作為統一發展共識的重要抓手。圍繞謀劃“十四五”發展規劃、密切型號研制合作、推進國企改革等方面深入溝通、凝聚共識。沈陽廠所聯合召開科技創新大會、供應鏈管控機制研討會等會議,帶動建立沈陽地區“兩廠兩所”協同發展會議機制。同時,在沈陽所、南京機電對接產業鏈上下游、跨地域聯合研發探索實踐的基礎上,沈陽所成立了供應商培訓中心,南京機電作為供應商代表在啟動會上發言,為共創研制理念、產業標準和技術成果,進一步推動航空產業鏈均衡健碩發展打下基礎。
2019年三家黨委共建-南京雨花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
(二)資源共享,開創基層黨建新局面
三家單位黨委牢記初心使命,開展互學互鑒,推動黨內集中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做。一方面,通過共建合作發揮資在瑞金聯合舉辦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舉行聯合培訓、黨課共享、線上互動、實地學習、先進典型報告會等各類活動百余場次,豐富共建形式、提升黨建實效。另一方面,通過共建交流共享先進經驗,各單位基層黨組織在黨委的領導下,廣泛開展黨支部書記論壇、聯合主題黨日等活動,進一步激發了基層黨組織的生機和活力。
(三)隊伍共帶,發揮人才共育新合力
三家單位黨委將加強隊伍建設作為共建著力點,加強“產研”人才聯培共育。沈陽所與沈飛聯合舉辦中層干部管理知識培訓班10期,進一步統一管理語言;互派領導干部、青年骨干交流掛職60余人次,搭建人才交流平臺。沈陽所與南京機電聯合開辦主任師系列講座,發揮專家傳幫帶作用;設立“橋梁工程師”崗位,針對液壓控制等關鍵技術在詳細設計階段提前開展聯合設計,保障產品按期交付。沈飛和南京機電依托“學術交流月”,圍繞“仿真開發理念和工具使用情況”、“建立新保障模式,提升客戶滿意度”等專題開展講學,提升業務水平。
2021年三家黨委共建-江西瑞金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
(四)任務共進,凝聚裝備強軍新力量
三家單位黨委聚焦裝備強軍共同目標,將黨建共建貫穿設計、配套、生產全鏈條。圍繞項目研制、批產交付、質量提升等環節,搭建主題競賽活動平臺,強化年初立項、過程監控、年底總結表彰的PDCA管理。三年累計開展主題競賽29項,有效解決科研生產交付中的關鍵問題,實現黨內載體活動作用“最大化”。2021年,在某重點型號任務中,聯合實施型號攻堅專項黨建工作,在工作現場建立項目臨時黨總支和四個臨時黨支部,聚焦關鍵任務組建系統試驗、成品研制、試制調試、試飛保障4個共產黨員突擊隊,圍繞打造成品精品工程成立3個黨員攻堅團隊,讓黨旗在型號研制一線高高飄揚,助推重點型號提前2個月實現重大節點。
(五)文化共創,激發航空強國新風貌
三家單位黨委同心打造航空工業先進文化力,進一步激發全體員工航空報國的使命感榮譽感。沈陽廠所聯合舉辦羅陽烈士紀念活動、黃志千烈士紀念塑像落成儀式,教育引導干部職工學習英模精神,不忘報國初心;在殲8首飛50周年、殲15首飛10周年之際,開展“國企開放日”主題宣傳活動,擴大航空工業社會影響力。在八一建軍節前夕,三家單位籌劃職工文藝會演,為200余名執行培訓、接裝任務的空軍官兵獻上“軍民魚水深情,共擔強國使命”專場演出,打造了協同一體的良好形象,贏得了客戶對航空工業的贊譽。
三、取得成效
三家單位黨委以黨建共建為平臺,以“黨建共建、發展共贏”為主線,在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引領保障科研生產任務高效完成、促進航空產業鏈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扎實的成效,有力促進了中心工作的完成。在批產交付方面,合同履約率有效提高,為實現均衡生產創造先決條件;在型號研制方面,共同完成百余項配套系統/產品在設計、試制、試驗、鑒定等過程的重要節點任務,有效保障了重點型號研制的順利推進;在黨建工作方面,探索形成了黨建工作融入型號項目的主要路徑、形式和載體,對黨建工作向型號一線延伸、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相融相促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四、經驗啟示
針對通過黨建共建提升基層黨建質量、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主要有三點經驗啟示。
一是要抓好頂層謀劃。黨建共建是落實集團黨組《關于加強型號研制全線黨的建設實施意見》的創新探索,打造了合作共贏的共建文化,實現了從單個黨組織“唱獨角戲”到共建黨組織“大合唱”的轉變。
二是要把握黨建規律,與中心工作“雙融雙促”。黨建共建以解決重點型號研制過程中的突出問題為目標,共建單位共謀裝備研制生產大局,將黨的領導落實到型號研制全過程,使黨建工作成為共建單位價值鏈上的重要環節和協同發展的內在驅動力。
三是要注重總結,持續改進,提升組織力。黨建共建模式經過逐步完善,形成了“戰略共鳴、資源共享、隊伍共帶、任務共進、文化共創”的工作機制,推動各共建單位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單位的發展優勢。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