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青島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辛磊,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單海峰,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處處長金柏峰,市生態環境局監控中心副主任葛晶晶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我國環境日的主題是“美麗中國我先行”,6月6日上午青島舉行了2025年青島市六五環境日暨環保世紀行宣傳月活動,邀請青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以及有關市直部門、在青高校、生態環境志愿服務團隊、學生、市民代表等各界廣泛參與,共同見證青島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動員社會各界積極投身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偉大實踐。
2024年,在青島市委、市政府和省生態環境廳的堅強領導下,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核心任務,凝心聚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動真碰硬抓好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攻堅克難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堅定不移守牢優美生態環境的城市底色和靚麗名片。下面,從六個方面作介紹:
大氣環境質量保持優良
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建立全市協同管控新機制,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治氣責任。制定全市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印發實施夏秋季臭氧污染強化治理及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等專項方案。落實省、市燃煤供暖鍋爐清潔替代政策,關停燃煤供暖鍋爐10臺。完善“空天地”揚塵立體管控網絡,利用智能衛星遙感、無人機高空航拍和出租車地面走航監測進行精準立體防控,每日對三大揚塵源進行督導檢查,完成各類揚塵污染問題整改3908處。開展柴油貨車排放常態化執法檢查,通過固定式遙感監測設備共監測車輛總流量905萬余輛次,檢查加油站750余家次,完成全部年銷售汽油量大于3000噸的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在線監控安裝聯網工作。2024年,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濃度分別為26、49、9、27、158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濃度為1.1毫克/立方米。六項污染物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質量優良率85.5%。
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堅持“三水統籌”打好碧水保衛戰,嚴格落實《青島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持續開展城鎮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檢查工作,扎實做好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隱患排查,確保水源地環境安全。實施水質公報制度,定期監測并公開飲用水水源地、供水廠水質信息。強化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印發實施《2024年青島市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工作計劃》,重點推進“兩清零一提標”、河道精細化管護等工作,實現對全市11個國省控流域“一河一策”的精準治理,按照“排查、監測、溯源、交辦、整治、銷號、核查、監管”八步走方式,強化對入河湖排污口的動態監管,落實并優化完善橫縱結合的地表水生態補償制度,全市水環境質量實現新躍升。2024年全市20個國省控地表水考核斷面全部達標且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年度目標,達到或優于Ⅲ類13個,Ⅳ類7個;城鎮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100%達標。
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穩定向好
嚴格落實灣長制,制定印發灣長制年度工作要點,對全市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頂格協調和統一指揮。開展“凈灘2024”專項行動,清理岸灘垃圾500余噸。深入開展入海排污口動態排查,有效管控陸源污染入海。強化入海河流總氮排查管控,全市16個國省控入海河流斷面總氮指標較2023年同期實現改善。將直排海企業納入重點監管對象開展綜合執法,嚴厲打擊直排海企業違法排污行為。強化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監管,完成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線調查,獲取海草床(海藻場)、重點生物物種、海水浴場等重要的海洋生態環境基礎數據。2024年青島市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良好,海水水質優良(一類、二類)面積比例達到99%,海洋生態環境保持穩定。
土壤環境安全全面管控
深入推進凈土保衛戰,制定并印發實施《2024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扎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預防,動態更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至172家,對50家重點監管單位開展隱患排查評估,對30家重點監管單位自行監測開展質量監督檢查,實現全市重點監管單位周邊土壤環境監測全覆蓋。全面落實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深化全市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監測預警。組織評審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報告197個,推動完成4個污染地塊修復治理項目,確保建設用地準入安全。2024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均達到100%。
農村環境治理成效明顯
深入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將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納入對區(市)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每季度組織開展農村黑臭水體集中排查,全市累計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莊3808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71.54%。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開展多輪次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排查整治。開展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試點,試點區域內化肥使用量下降3.1%以上。構筑聯防聯控嚴密防線,保持秸稈禁燒高壓態勢。全市廢舊地膜回收率穩定在90%以上,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占可回收量9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10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0%以上。
生態文明建設縱深推進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修訂印發《青島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有序推進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出版調查與評估成果《滄溟東海嶗 山遙萬物生——青島嶗山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報告》。
加強重要生態空間保護監管。深入實施青島市重點區域生態環境問題動態監管項目,積極探索和拓展衛星遙感技術的潛力與應用場景,充分發揮衛星遙感“全方位、高精度、短周期”的優勢,及時發現和解決有關生態破壞問題。
加強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計成功創建6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1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0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積極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開展海洋碳匯監測試點,建成氣候投融資平臺,發放碳排放權質押貸款2.8億元,打造總投資70.46億元的2個EOD項目。全市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核與輻射安全態勢總體平穩,生態環境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2025年,青島市將繼續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國家、省、市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嚴控、嚴查、嚴管和嚴處,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長效機制推動青島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更顯著成效。
(編輯 王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