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面復工復產“號角”響起,為全力支持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和企業克服困難、恢復發展,上海市印發《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包括綜合實施“緩免減退補”政策、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審批制度等在內的助企紓困政策和經濟恢復重振50條措施。在此背景下,6月3日,《知新大講堂》第29期“助企紓困的降費減稅政策和創新發展政策解析”主題節目正式開播,長三角知識產權發展聯盟秘書長、上海企業發展專家志愿服務總隊專家郭國中出席主持。

據了解,本期節目由《中國企業報》中企視訊、上海企業發展專家志愿服務總隊主辦,長三角知識產權發展聯盟、上海市閔行區知識產權協會、上海惜創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上海鍛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承辦,邀請了上海市中小企業發展協會財稅專家程婭、上海企業發展專家志愿服務總隊專家楊銀環,向廣大企業分析政府政策,解讀助企紓困的新門路。
節目中,程婭分別圍繞重振經濟50條新政補貼政策、助企紓困小微企業優惠政策、企業合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三個方面進行解讀。她表示,中小微企業是“保民生、促就業”的關鍵,從當前出臺的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來看,足見政府的用心和貼心,其中,包括社保公積金緩繳、培訓補貼、房租補貼、留抵退稅以及相關稅費減免,全面助力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同時,根據三個具體實例,程婭分別從收入大、利潤率低企業,技術性、科技型公司,以及雙軟公司三個維度,進一步詳述企業如何合規享受稅收優惠。以收入大、利潤率低企業為例,資產超過5000萬的企業,如何使稅務利潤實現300萬,稅負降低到4.16%,程婭從財稅的角度建議企業分立公司,合規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具體來看,一家企業分為銷售、安裝兩大業務,利潤分別達到200萬和150萬,需要繳納87.5萬所得稅,通過分立全資控股或部分控股公司將兩大業務分別繳納企業所得稅,只需繳納12.5萬,直降75萬。
此外,楊銀環結合《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8個方面、50條舉措,延申針對當前國家、上海市、區級各部委關于“無償資助、稅收優惠、資質認定”類政策展開進一步宣講。楊銀環表示,科技型公司在全國占到了99%,而科技型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科技創新政策的扶持,此次上海各部位發布不同的助企紓困政策,旨在幫助不同領域的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實現更好的成長。

其中,楊銀環老師分別從國家、市級、區級的無償資助、稅收優惠、資質認定類政策扶持項目,例如:上海市科技創新券、長三角雙創示范基地聯盟“雙創券”、市級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分析項目、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市、區“專精特新”、上海品牌培育試點/示范項目和2022年度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專項發展資金等合計53個政策項目,對每類項目中的扶持力度和申報要求做了深入的宣講。
其中提到長三角雙創券、科技創新券扶持力度的提升20萬~50萬及服務范圍增加,以及張江專項35條扶持政策,提醒申報主體為注冊在張江示范區內的企業,臨港片區、張江核心園除外,因臨港片區和張江核心園均會單獨發布相應的優惠政策,目前,已出臺的相關優惠政策其輻射面積雖然未全面放開,但隨著實際實施情況作進一步完善,相信未來這些扶持政策輻射面將越來越大,區域范圍越來越廣。”楊銀環展望道。
本次直播正值端午佳節,郭國中在節目中祝愿大家:一年一端午,一歲一安康。“愿你‘粽’是樂、‘粽’是微笑、‘粽’是喜悅、‘粽’是好運、‘粽’是成功,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