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工科技”) 向深交所提交了更新的財務資料,以繼續推進其創業板IPO進程。宏工科技IPO于2022年6月在創業板受理,2023年5月通過上市委會議,接下來即將進入注冊審核階段。
自今年3月底絕大部分IPO在審企業因財報更新觸發審核中止,目前深交所處于中止狀態的企業仍在八成以上。在此期間,深交所終止撤回的企業數量不斷刷新已超過80家,但恢復審核的企業還是比較少,宏工科技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幸運兒。
宏工科技上市招股書介紹,公司聚焦物料自動化處理產線及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產品應用于鋰電池、精細化工等領域。近年來,受益于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需求的快速增長、下游鋰電廠商的產能建設擴大,宏工科技的主營業務收入持續增長,2022年營收為21.78億元,最近三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56.11%,歸母凈利潤為2.97億元,同比增長495.55%。
鋰電池相關業務驅動業績增長
據宏工科技上市招股書介紹,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民營企業。此次宏工科技IPO項目計劃募集資金5.32億元,主要擬投資于“智能物料輸送與混配自動化系統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從產品看,宏工科技主營物料自動化處理產線及設備,主要應用于處理粉料、粒料、液料及漿料等散裝物料,是下游鋰電池、精細化工、橡膠塑料、食品醫藥等行業的重要生產裝備,實現原材料的自動化處理。下游需求與動力鋰電池、儲能、精細化工等領域密切相關。
伴隨著鋰電池、儲能行業的突飛猛進和行業設備國產化率快速提升,中國物料自動化處理行業的市場規模經歷了高速增長。宏工科技上市報告期內,公司的收入規模持續增長,其中鋰電池物料自動化處理產線是公司最主要的產品類型和收入來源。在宏工科技上市招股書中顯示,公司物料自動化處理產線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13億元,4.49億元,17.46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4.66%、78.05%和80.55%。
宏工科技掌握物料自動化處理的核心技術。在投料、配料計量、輸送、攪拌、混合、粉碎研磨、干燥、包裝等主要物料處理環節形成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開發了眾多物料自動化處理系統與設備,能有效滿足工業生產中對配料精度、物料儲存穩定性、安全清潔生產以及流程精確控制等方面的需求,有效解決鋰電池、精細化工、橡膠塑料、食品醫藥等諸多行業生產環節的痛點問題。
據宏工科技上市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軟件著作權37項,已授權專利共231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216項,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多項技術成果已成功產業化,核心技術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達到99.51%。截至2022年底,宏工科技擁有587位研發人員,占總員工的22.73%。
資產負債率高于同行
伴隨著收入增長,宏工科技的資產負債率也處于較高水平,償債能力承壓。截至2022年底,母公司資產負債率為85.03%,流動比率為1.07倍,速凍比率為0.54倍,均弱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宏工科技的負債以流動負債為主,流動負債占比超過9成,宏工科技IPO問詢回復表示,主要受合同負債比重較高的影響,偏高的合同負債金額意味著公司收到客戶的預付貨款較多,因此不僅不會導致公司償債能力下降,反而體現出公司具有充足的在手訂單、市場競爭力。
目前,宏工科技已成為物料自動化處理產線及設備的主要供應商之一。與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蜂巢能源、億緯鋰能、華友鈷業、容百科技、杉杉股份等下游行業龍頭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在手訂單金額較大,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手訂單金額為38.52億元,相比2021年度公司5.79億元的營業收入,業務增長速度較快。
隨著全球相關下游產業對設備數量和技術需求的不斷提高,國產物料自動化處理設備將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根據QYR(恒州博智)數據預測,2021年全球自動物料處理(AMH)市場銷售額達到了54億美元,預計2028年將達到8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6.4%。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