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在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的支持指導下,重慶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召開“2023重慶百強企業發布會”。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黨委書記、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宏任出席2023重慶企業100強發布會,并發表講話。
朱宏任
以下是朱宏任在2023重慶企業100強發布會上的講話記錄整理稿。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搏擊風浪、奮力向前的關鍵之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高質量發展已成為舉國上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9 月20日中國企聯發布的2023中國企業500強榜單顯示,盡管面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遭受超預期因素的沖擊,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用拼搏創佳績,用汗水鑄輝煌,堅持穩中求進,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在實現平穩增長的同時整體上進入更加重視發展質量的階段。2023中國企業500強總體規模保持增長態勢,入圍門檻為470億元,增幅為5.3%;實現營業收入總額達到108.4萬億元,較上年增長5.7%。從經營效益看,2023中國企業500強實現凈利潤4.3萬億元,使得實體經濟底盤更加穩固。
剛剛公布的重慶市百強企業也是支撐重慶市經濟發展的骨干力量;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廣大企業迎難而上,積極服務大局,規模效益持續增加,產業升級穩步推進,特別是制造業規模效益持續增加,產業升級穩步推進,納稅貢獻穩中有增,為穩定經濟大盤、保持社會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難能可貴。
一、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對智博會的賀信精神,加快推動數字經濟集聚發展。重慶作為國家首批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試驗區,數字經濟提速發展、成績突出。今年9月4日,智博會在重慶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對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智能產業、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作出深刻闡釋,為我國數字經濟頂層設計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要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賀信精神,把握數字化轉型關鍵,以專精特新引領產業數字化變革趨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協同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促進數字化經濟上臺階上規模。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要鼓勵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以及數字化服務機構協同創新,投入新技術研發,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共建共享的數字技術創新體制機制。要在大模型應用導向、場景推動,以及開源開放知識共享等方面展開探索與應用。著力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加大成果外溢,使科研成果能夠惠及更多的中小企業。
二、堅定不移實施制造強市戰略,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綠色發展。
重慶是國家制造業重鎮,文化底蘊深厚、經濟基礎良好,經過多年持續發展,重慶逐漸形成了門類齊全、產品多樣的制造業體系,成為國家重要現代制造業基地。今年,重慶市提出加快構建‘33618’產業集群,塑造重慶“數字制造?智慧工業”新名片,形成了維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的具體路徑與扎實舉措。
面對新形勢,重慶制造業企業要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發展方向,探索推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創新,注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堅持企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共進,大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循環利用,節能減排,做到綠色生產、清潔生產,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企業。
三、著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發揮骨干引領作用。
黨的二十大提出了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大任務。“十四五”期間,重慶企業應抓住大發展新機遇,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切實增強危機意識和緊迫感,找準自身功能定位,做精主業,要切實增強核心功能,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開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要注重依靠數字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升產業智能化水平;要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要構建上下游產業鏈融合共生、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不同類型企業跨界合作的生態體系,為各類企業創新打造新載體,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大企業要不斷提高科研水平與質量,搭建共性技術平臺,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補強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提升國內產業鏈、供應鏈整體水平。中小企業要著眼“專精特新”發展,培育核心競爭力,與大企業結成伙伴,努力填補國內產業鏈、供應鏈斷點盲點堵點,加強對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推動形成制造業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企業發展生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