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職工隊伍培訓體系
堅持“誰使用、誰培養、誰考評”的原則,優化教育培訓管理體制、工作機制、運行模式,發揮用人單位主體和用人部門主導作用,發揮培訓機構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勞模室、專家室、實驗室的育人平臺作用,建立分級分類的培訓項目管理體系、以用為本的人才評價體系、共建共享的學習資源體系。
二、優化整合公司培訓資源
按照“統籌規劃、精簡集約、協同高效、資源共享”的原則,整合優化公司培訓資源,發揮公司級培訓機構的引領示范作用,推動職業院校改革轉型,統籌開發培訓規范和課程體系,實現優質資源共享,構建層次分明、定位清晰的培訓資源體系,更好地服務職工發展。
三、改進人才評價方式
依據國家《關于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按照“以用為本、分級管理、逐級晉升、多元評價”的原則,在充分尊重用人單位和用人部門自主權的基礎上,合理劃分職種類別,科學構建評價標準,建立評價(認定)體系。克服人才評價的證書化、報告化、文件化、表格化弊端,突出能力、水平、業績、成果,有序下放評審權,改革公司專業技術資格、職稱評審制度。
四、改進勞動和技能競賽
鞏固以勞動競賽、技能比武、職工技術創新、質量管理(QC)小組活動、青創賽等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選拔體系,為人才成長提供土壤。積極響應國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號召,完善勞動和技能競賽組織、效能評估、激勵和表彰獎勵機制,建立以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為基礎,以國家、行業、公司專業技能競賽為主體,國內競賽與國際競賽相銜接的勞動和技能競賽體系,推動經常性競賽與階段任務相結合,進一步突出競賽的實效性。
五、加大對職工創新創效扶持力度
健全“雙創”工作體制機制,突破政策障礙和制度束縛。出臺雙創工作政策文件,加快建立資源協同、體系完善、產出高效的創新生態,健全資金投入、人才激勵、創新容錯、成果轉化、收益分享等配套制度,為廣大職工創造鼓勵創新、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建立雙創專項基金,鼓勵支持廣大職工創新創效,尊重廣大職工首創精神,激發全員創新創效活力。
六、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
拓寬申報國家、行業優秀成果渠道,組織高技能人才積極參加國家、行業成果發布會,宣傳發布最新活動成果,推動公司優秀成果“走出去”。發揮公司各級專家學者、領軍人才、勞模工匠等的傳幫帶作用,促進公司核心知識和技能的傳承。落實國家重大人才工程計劃,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大力提高高技能領軍人才待遇水平,搭建高技能人才培育成長平臺,加大高層次國家級人才選拔推薦力度。(河南平高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張原源)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