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和前景的發展領域之一,各行業都在積極響應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銀行也不例外。現代銀行作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機構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尤為迫切,其不僅能夠提高金融機構的效率和競爭力,還能為客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2024春節前夕,首都銀行(中國)悄然上線其“放款確認電子回執”功能,該功能的上線不僅是對銀行業務的有力支撐,更見證了銀行正穩步推進其數字化發展的有力腳步。
年初,首都中國提出了“多元化引領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而實現該目標的兩條路徑之一便是尋求增量。根據首都中國行長兼執行董事黃振東介紹,早在23年7月,銀行就規劃了“深融合、促增量”的工作目標。而增量對于銀行的前臺來說,考核是相對比較容易的,通過調結構就能完成,而對于中后臺來言,增量就意味著需要對流程進行優化與改善,以此來促進對前臺的服務,進而提升對客戶服務體驗的提升。這其中,貸中流程的優化和加強內外部客戶的互動效能便是一條主線。首都中國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已經在網銀端成功上線貸款業務管理模塊,填補了網銀系統貸款業務展示的空白,此舉也深度契合了銀行數字化戰略的推進目標。而作為貸中業務流程之一“放款確認電子回執”的上線,其特點在于,不但優化了銀行貸中業務流程,開通網銀的客戶可直接登錄查詢在銀行的貸款發放信息,而且可以通過“放款回執”電子確認,替代了現行的紙質蓋章回執。
與此同時,該項功能對于“增量”的體現,其項目負責人指出了以下三點:一、電子功能便捷,省略客戶內部的用印蓋章環節及人工寄回,‘一鍵確認’提升客戶對銀行網銀系統的體驗感;二、業務人員無須花費太多精力催促客戶提供紙質回單的簽署及回收統計;三、電子密鑰確認相較于紙質確認更具備安全性,且此功能與銀行新上線的銀企對賬管理平臺融合,提升銀行的管理分析及監管效能。上線至今,通過對客戶的大力宣導,電子回執的普及率已逐步擴大,簡化了銀行內部門的流轉環節。后續首都中國相關業務人員也將積極跟蹤,關注實際使用情況和使用效果,認真聽取分行及客戶的意見反饋,不斷提升客戶的滿意度。
2024年首都中國已在搭建新的業務端架構進行結構調整,在“前臺重點在增量上,中后臺的重點在增效上”,高度跟隨并時刻關注前臺業務的變化及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進一步推進作業流程優化和數字化配套,在“多元化引領可持續未來”的大方向下,為銀行的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