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的重要論述學習讀本》(以下簡稱《讀本》)一書,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國發行后,迅速在消費電子電器等行業引發了一輪全面、深入、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的重要論述。
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也是中國消費電子電器行業的領軍企業,長虹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柳江日前在學習《讀本》之后,結合長虹控股集團的發展、轉型與變革,給出了自己的理解與認知。
以下為柳江的心得體會:
站在新歷史起點上,作為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的中國制造業,結出了理論和實踐的碩果。日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制造強國的重要論述學習讀本》(以下簡稱《讀本》)出版并全國發行,為我們提供了新征程中制造業砥礪前行的指引。對中國制造、中國企業而言,《讀本》不僅是一本學習的教材,更是一本實踐的指南。作為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的頭部企業,長虹正在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促進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探索制造業轉型模式,從轉型智能制造到構建“國內領先的智能一體化解決方案”,再到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更多產業,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一、在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過程中,以家電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是重要著力點。
近年來,長虹搶抓推進新型工業化戰略機遇,創新打造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以銷定產的數字驅動產品,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入研發、生產、營銷和服務全過程,持續迭代功能和服務,不斷創造新的價值空間,持續增強制造業競爭優勢。目前,長虹正加快推進全球22個制造基地、65個制造工廠智能化改造升級。
實體經濟既是制造強國的著力點,也是動力點。長虹將堅守實業,大力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
二、在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過程中,必須應對好全球產業鏈重組的壓力和風險。
近年來,長虹夯實制造根基,強化自主創新,攜手一流科研院所和企業加強協同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確保供應鏈的安全。目前,長虹已經推出高能X射線FLASH放療儀、零下180℃的超低溫冰箱等代表性創新產品,這些創新產品是長虹聚焦產業鏈不斷布局創新鏈的成果。同時,長虹選擇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精準發力”放在產業鏈上,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冠軍”,比如冰箱壓縮機,全球每三臺就有一臺來自長虹。
改善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是制造強國的必然要求。長虹將繼續夯實自主創新與協同創新,攻克相關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邁向全球化產業鏈中高端。
三、在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過程中,工業互聯網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融合浪潮帶動下,千行百業迎來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了將工業場景接入互聯網產生“1+1>2”的更高效能,長虹以“基于數據的并行決策”為核心,打造四川省首家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貫穿研發、供應鏈、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產品延伸服務全流程重點環節,徹底改變企業以生產為主導的模式,重塑產業和競爭新生態。目前,長虹工業互聯網平臺向近3000家大、中型供應鏈企業提供智能研發、智能制造、智能交易等公共服務,形成了協同并進的跨界聯動效應,加速制造業與數字化融合。
工業互聯網是制造強國的基石。長虹將持續打造有差異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加速制造業與數字化融合,為產業與行業賦能,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讀本》將激發更多人投身到全面推進制造強國建設中,為民族復興偉業努力奮斗。站在2024年的新起點上,《讀本》將指引長虹在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中走得更穩、更遠,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長虹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