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力強,技術硬,肯上進,工作起來很投入。”這是與寧明陽共事多年的同事對他的評價。從天而降的光環絕非憑空而來,十四個年頭的耕耘只是在那一刻顯露出璀璨一角。
砥礪奮進 以夢為馬 24歲那年,寧明陽拎著簡單的行李,揣著夢想和抱負,來到以“勇于爭先、永不滿足”為企業精神的中國中鐵四局集團,踏上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十幾年間,他始終工作在施工一線,一直兢兢業業,刻苦鉆研,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管理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在公司領導的關心和帶領下迅速成長,現已成為一名技術過硬、管理精通、業務熟練的復合型人才,正是一以貫之的匠人精神,讓他取得了如今的非凡成績。
自2009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寧明陽先后參建海南東環鐵路、合肥南環鐵路、合福鐵路、張唐鐵路、漢十鐵路、合安高鐵等重點工程,從一名默默無聞的技術員成長為一名卓越的箱梁制造專家。他不怕困難,任勞任怨,除了積累過硬的專業技術外,還自學了預算造價等與本專業有關的各種知識。年僅38歲的他,已獲得包括2023年湖北產業工匠人才、中鐵四局優秀技術人員、中鐵四局優秀技術人員和中鐵四局一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在內的獎項20余次。同時,他還擁有9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明專利、3項QC成果獎,他的鐵路制梁綠色高效施工技術研究榮獲了中國鐵路總公司科學技術一等獎,其所參與完成的CRTSⅢ型無砟軌道板一站雙線三向供料混凝土澆筑施工工法被評為2021—2022年度鐵路工程建設部級工法。除此之外,其所率領的班子先后榮獲沿江高鐵“雙標共建”最優黨支部稱號、中鐵四局一公司四好班子稱號、先進黨組織稱號、2023年一公司“大干二季度、力爭雙過半”專項勞動競賽第一名、2023年上半年“創佳績、爭效益、奪紅旗”勞動競賽第二名等。
面對眾多榮譽,寧明陽告誡青年員工:只有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才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只有時刻將質量裝在心中,未來必將鑄就輝煌!
身影似旗幟 言行如號角 2024年,是寧明陽扎根基層、沖鋒一線的第十四個年頭。他是同事眼中的學習榜樣,也是員工心中的“定海神針”;他是一支號角,響在每一場鏖戰的節點;他是一面旗幟,在基地項目建設的戰場上高高飛揚。
常言道“干一個工程、交一方朋友、樹一塊口碑、留一段回憶”,寧明陽也不例外。
多年來,他始終把實現完成梁場跨越式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搶抓機遇,加大投入,穩步推進。2022年3月初,由中鐵四局集團承建的滬渝蓉高鐵武宜段2標正式進入施工階段。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寧明陽不斷克服施工條件復雜、地方關系協調困難等諸多難題,做到了哪里出現問題工作就開展到哪里,主動帶領全體員工春節不放假,加班加點施工,通過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為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保證。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漢川東制梁場于2022年3月中旬完成辦公生活區入駐,6月21日完成首孔箱梁預制,9月4日完成生產許可證實地核查,是全線12個梁板場中首個取得生產許可證的梁場。
2023年9月20日,箱梁預制任務順利完成,10月12日圓滿完成梁架設任務,中鐵四局集團承建的滬渝蓉高鐵武宜段2標成為了全線首個完成預制箱梁任務的標段,為局、公司企業品牌形象的維護奠定了堅實基礎。
勇于亮劍 篤行不怠 多年的工地生涯,造就了寧明陽的“亮劍”精神。在他“干一項工程,樹一座豐碑”精神的帶領下,“爭第一”成為項目部的常態。在施工現場,寧明陽大力倡導“先建先行,引領示范”,堅決踐行“紅線管理”,處處不忘對“標準化建設制度”的落實。
日常工作中,寧明陽十分注重QC申報、專利申請、工法改進、設計方案優化、施工組織設計及專項技術方案的編制、指導等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以及施工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解決。2021年,由寧明陽編寫與申報的《提高管道閉水試驗一次驗收合格率》榮獲“中國建筑業協會Ⅱ類成果”榮譽,其編制的《預制箱梁智能張拉臺車研制》成果,榮獲“2023年安徽省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小組活動成果大賽一等獎”。
走進漢川東制梁場,令人印象最深的感受是人少。只有自動運轉的巨大機械的轟鳴聲不斷傳入耳中,偶爾見到寥寥幾位工人的操作身影。為了把漢川東制梁場打造成沿江高鐵示范段,寧明陽積極研發新工裝,并借助“互聯網+”和信息貫通工程,綜合“云、物、大、移、智”等管理新要素,實現了箱梁生產全過程智能化操作。
“傳統的制梁場,灰塵彌漫、噪音巨大,從梁場出來就是一身灰。現在我們的鋼筋制作、混凝土澆筑、箱梁運養等,均實現了智能化。通過數智化設備的使用,可減少約40%的勞動力投入,生產效率提升約30%,綜合機械化高達80%。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出中鐵四局智慧梁場的實踐樣板。”每每談及漢川東梁場,寧明陽總是一臉驕傲。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一路走來,寧明陽匠于心、作于細、求于精、成于質。他用篤行不怠、努力進取的工作態度詮釋了什么是愛崗敬業;他用爭先創優、不斷進取的實干精神沖鋒在前;他在一個個挑戰中,不斷刷新榮譽與業績,驕傲且自信的奮戰在施工一線。
(本文刊載于《中國企業報》第5076期,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