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消費者的文化需求與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對于文創產業的發展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上海正在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文化大都市,而文創產業的不斷創新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并展現了對消費市場的巨大賦能作用,為產業帶來了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新機遇,使更多文化新業態得以出現。不斷“上新”的文化新場景和新業態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為城市的發展持續賦能,助推了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上海擁有獨特的海派文化沉淀和豐厚的文化創意產業土壤。多年來積淀下來的優質營商環境和文創消費底蘊都是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舉辦的“文創上海”創新創業大賽,聚焦文化創意產業,通過激發企業創新因子和提升創業熱情,為數字時代文創產業的發展提供多元化解決方案。大賽在促成消費新場景、激活消費新動能、助推新業態和新模式等方面也展現出了巨大動能。
在首屆“文創上海”創新創業大賽中,互影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現場展示了自研的MaCIT云互動技術專利,這項技術具有跨平臺跨終端分發、多人分布式實時互動和跨引擎云渲染融合的特點,能夠為文創行業帶來更多可能性,憑借這一專利公司一舉斬獲首屆大賽的一等獎;另一家獲得一等獎的上海云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AI數字商店“即拿即走,無感支付”技術,創造極簡購物體驗,將多維空間感知和數字孿生技術應用于現實,重構“人-貨-物”,展現了未來生活方式的更多可能性。為了開拓更多的消費新場景,首屆“文創上海”創新創業大賽還成立上海數字文創暨元宇宙產業聯盟,在《上海市打造文旅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3-2025年)》的推動下,正在搶跑元宇宙文創、文娛、文旅賽道,引爆新文化消費增長點。
文化演繹文創,文創賦能消費。上海是一個創新且包容的城市,2023“文創上海”第二屆創新創業大賽將首次設置“文創賦能時尚消費品”賽道,以文化賦能為支點,助力新一代消費品牌所傳遞的情緒價值和品牌價值觀帶動文化消費的共振。
賽道合作伙伴應帆科技表示,本屆大賽“文創賦能時尚消費品”賽道的設置旨在遴選具有時尚元素的新國潮、新文創、新國貨,重點關注擁有時尚前沿設計、新銳創意IP的消費品牌,以及在新消費浪潮下所產生的新模式、新服務等,積極倡導通過文化創意賦能消費產業與實體經濟的時尚升級。后續會通過權威評審體系對參賽企業進行選拔,并調動消費行業的力量,開設行業專項文創沙龍,通過大咖加持深入挖掘優秀項目,共同對文創產業趨勢進行研討,助力獲獎企業的后續發展。
大賽面向2022年度營業收入在5000萬元以內的文創企業。其中2022年度營業收入低于2000萬元的企業,或2023年注冊成立的企業,劃分為“初創組”;2022年度營業收入介于2000萬元至5000萬元之間的企業(科技型企業可適當放寬申報條件),劃分為“成長組”。
將以高增長、高潛力、高社會價值為總評價標準進行篩選,后續將為參賽獲獎企業提供宣傳展示、落地推廣、孵化培育和投融資對接等系列配套服務,并將符合條件的參賽者推薦至“海聚英才”全球創新創業大賽參加角逐,大賽旨在從源頭上推動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發展,挖掘培育更多優秀項目和人才,進一步增強上海文創產業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國潮文創正在步入高品質、高投入、高影響力的階段,消費者更加重視文創產品的文化情感屬性,而通過多元創新的手段會讓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從而“火”起來,將傳統文化精華推向世界,從而實現中華文化的輸出。
文創產業具有高多元化、高潛力性、高可能性的IP能量體。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國家戰略大格局下,文化賦能消費變得尤為重要。十月舉行的“ShiningShanghai閃亮·上海“國際光影節,就是文創賦能消費市場的一次巨大嘗試,相關數據顯示,參與品牌銷售業績都達到了同城第一,日均消費較平日提升一倍以上。另外朱家角的沉浸式藝術、文創市集活動、文創和書店的線下消費等,都展現了文創產業作為消費新引擎對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文化自信的崛起,也讓文創產業與國貨迎來更大爆發空間。文創是國貨崛起的IP夢工廠,文創產業可以為傳統國貨注入新思想,迸發出新的火花,像上海時裝周上大放異彩的絹花非遺大秀讓傳統國貨在文創賦能下進行創新,也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彰顯了文化底蘊和獨樹一幟的中國“美”。而在年輕人中極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文創大IP如故宮和三星堆等也都紛紛在營銷上與國貨聯名,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國貨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內涵,也能夠吸引到更多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
文創產業在傳統國貨的煥新升級上,讓文化價值被更深入地挖掘和傳承。文創產業通過創新的設計也為國貨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各種跨界聯名也創新了市場營銷的模式,拓展了在社交媒體上的知名度,與消費者情感做了很強的鏈接。在未來,傳統與現代還會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為文創賦能消費品提供更廣闊的市場藍圖。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