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質量監督站的韓慶軍和包海濤線上線下齊頭并進開展節前安全大檢查,一天時間對井下作業的25個現場進行了檢查,對發現的隱患問題實現了清零處理。這也是長慶油田采油五廠緊抓“三大因素”、壓實管理責任,多措并舉抓好冬季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護航姬塬油田高質量建設的一個縮影。
安全是油田發展的基石,安全是油田效益的保障。地處長慶油田海拔最高處的采油五廠油區自然環境惡劣,山大溝深、溝壑縱橫,近萬口油水井,750多萬米油水氣管線分布在1500多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上,點多、現場、面廣,風險管控難度大,尤其在冬季安全生產更是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入冬以來,采油五廠始終牢記“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三個十大禁令”等規定要求和油田公司、廠QHSE委員會(擴大)會議精神,將多樣化的創新手段、嚴實細的工作作風貫穿到安全生產管理的全過程,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持續鞏固平穩向好發展態勢。
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要素,實現安全發展關鍵在人。該廠聚焦關鍵少數、關鍵力量、關鍵因素,堅持把安全學習督導作為提高全員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的重要手段,在通過日常安全應知應會培訓、安全警示教育、班前會等載體強化安全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開展送培訓下基層、全員全覆蓋冬季練兵等崗位培訓練兵活動,僅11月以來就開展各類集中教育500多場次,讓每位員工接受至少一次冬季培訓;同時,該廠還充分發揮安全文化的引導作用,在鞏固安全“四季四賽”中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小品展演等成果基礎上,及時開展了安全抖音大賽,收到作品近百件,在寓教于樂中讓廣大員工提高認識、增強素養,充分營造了“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轉變的濃厚氛圍。
全體干部員工扛起責任,才能更好抓好安全。采油五廠層層傳遞壓力,級級明晰責任,引導干部員工結合崗位實際,從“領導責任、直線責任、屬地責任”三方面各自進行認領,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督著一級辦。廠領導班子成員、QHSE委員會委員積極踐行“有感領導”,以“四不兩直”形式常態化深入聯系單位、安全生產承包點,聚焦“油源、火源、氣源、電源、設備源、工藝源”“管道防泄漏、危廢管理、水質、VOCs、氮氧化物排放、節能降耗”開展“雙六行動”,幫助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夯實了安全生產基礎。兩級機關業務部門人員嚴格落實直線責任,牢牢把握“三管三必須”工作要求,切實把責任和措施落實到分管領域各個生產環節之中,抓實抓細隱患分類建檔、銷項管理的閉環模式,特別是安全管理部門及時修訂完善安全環保管理規定,督促各類專管人員充分發揮隱患風險“雷達”作用,突出抓好高危作業、非常規作業等方面安全監管,僅井下作業方面最近一周就督促整改隱患100多項,為各路工作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各基層單位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干部員工共同對照崗位職責清單開展工作,扎實做好排查風險、隱患整治等工作。馮地坑采油作業區堅持“小題大做,大題特做”原則,在持續加密生產場所安全檢查頻次同時,實現干部員工共檢制度,11月份以來整改隱患問題74項,確保冬季生產平穩有序。麻黃山西采油作業區牢牢把握“安全環保管理水平就是綜合管理水平的充分體現”的工作導向,扎實開展冬季安全環保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活動,近期共計解決安全環保問題46項,有力推動管理工作提檔升級。堡子灣采油作業區嚴格執行作業許可證審批制度,突出抓好吊裝、動火等非常規作業從嚴管理,堅持每天組織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督促整改問題36項,堅決守住底線、不越紅線,確保冬季生產全面受控。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好安全工作要守正創新。采油五廠高度重視“數智”應用,抓住“長慶油田安全風險管控平臺”推廣契機,在督促廣大干部員工結合崗位實際,扎實用好平臺相應板塊,實現安全管理線下線上的深度融合的同時,持續加快“安眼工程”建設使用,有力推動了安全監督管理由傳統“人防”向“人防+技防+智防”的智能化轉變,實現了人員違章行為和生產運行現場異常狀態自動識別和智能預警,僅12月份以來,就通過“安眼工程”糾治違章問題上百起。質量安全環保副部長閆曉飛介紹道:“‘安眼工程’是我們的智能好助手,幫我們干了很多常規的安全工作,使我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隱形問題的查找治理上,極大提高了安全管理效能。”(通訊員 陶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