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江西省公共交通協會主辦、南昌公交集團協辦的中部八省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第三屆公交行業高質量發展經驗交流會在南昌舉行,湖北省、安徽省、陜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湖南省公共交通協會以及中部各地公交企業領導和代表、專家學者及公交生態鏈代表共計240余人齊聚一堂,聚焦公交事業未來發展趨勢,深度探討新形勢下公交行業謀求變革和調整的新思路和新舉措。
圍繞公交企業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行業管理負責人、中部各地公交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都作了主題分享和交流發言,對公交行業的現狀、未來發展趨勢以及現階段的一些特色做法和亮點舉措作了詳細介紹。
在公交企業交流發言環節中,各地公交企業代表客觀地指出了當前公交行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引發了大家的強烈共鳴,同時談及的一些特色做法和有益嘗試,也啟發了大家的深深思考。大家普遍認為,近年來,受疫情及多種交通出行方式影響,公交客運量下滑較為嚴重,加之政策調整、公益屬性等因素,公交行業出現不可避免的政策性虧損,均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發展困境。目前,公交企業大多采取不斷優化線網、積極挖潛定制出行市場、調整輔業板塊布局、深化內部改革等措施,千方百計提升公交經營質效,努力建設讓人民滿意的公交。
南昌公交作為江西省公共交通協會的會長單位,會上進行了重點發言,介紹了他們在主營生產、降本增效、企業管理、產業發展的一些較好的經驗模式,尤其是在共享電單車經營方面,不少公交行業領導、外地公交企業經營者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與南昌公交進行專項交流和深入探討。
“共享電單車作為人民群眾樂于接受的出行方式,是地面公交迎合客運市場變化、探索轉型發展的一條新路,可稱之為‘兩輪公交’,是公共交通重要組成部分,是極其重要的末端出行,可解決乘客出行最后幾公里的突出問題。既可補齊產業鏈條,也可提升自我造血能力。”據南昌公交集團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們還將考慮采取‘公交+共享電單車’等聯合營銷模式迎合市民出行變化,讓市民充分享受到公交出行帶來的便利,同時促進公交企業走向良性可持續發展之路。”
據了解,南昌公交共享電單車項目于2021年9月啟動,先后獲得南昌市1.6萬輛和南昌縣1萬輛運營份額,目前注冊用戶人數突破326萬,已為4200余萬人次提供出行服務,預計年收入可達8000萬。該項目與江西吉兔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采取考核分潤模式,讓專業的公司做專業的事,經過兩年多的運營,構建了“公交到站、兩輪公交到家”的全新出行模式。
華東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經濟研究所所長查偉雄在主題分享中指出,軌道交通與公共汽車交通發展既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更要在公共汽車領域著重發力,加大重視和投入力度,努力構建“以常規公交為主體,軌道交通為骨干,網約車、出租車等為輔助”的新型公共交通體系。
深圳市都市交通設計規劃研究院院長薛博表示,面對公交行業的發展困境,政府要落實好公交服務購買資金預算管理制度并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在場、站、車等資產綜合開發、增值服務、業務拓展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在線路設置、票制票價等方面給予企業更多的主動權,同時公交企業自身要建立起一個基于實際的財政購買能力的生產規模和生產方式,合理定位公交服務和生產規模,以確保公交事業平穩有序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