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企業的立身之本,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晉能控股集團軒崗煤電公司將黨建工作和人才培養工作相融合,突出黨管人才原則,加強黨對人才培養、激勵的全面領導,構建公司黨委領導、組織人事部主抓、各基層部門協同推進的人才培養體系,推動中青年人才成為企業發展的中流砥柱。
厚植人才沃土
“參加培訓學習以來,我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工作中,不僅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拓展了思路,提高了創新工作的能力。”近日,在公司舉辦的“賦能計劃”提升培訓班上,公司黨委組織人事部考核主辦李彪說。
為深入貫徹落實晉能控股集團關于深化改革發展的一系列要求,進一步優化經營管理人才隊伍結構,全面打造理論水平高、業務能力精、綜合素質優的管理團隊,從4月份起,公司每月組織80名中層以上中青年干部進行2天的“賦能計劃”培訓,為使培訓達到最佳效果,公司特意邀請知名專家授課,授課方式為現場講學、案例分析、拓展訓練、交流研討與自主學習,授課內容為工商管理、經營管理、現代企業管理理論。
學習是最好的成長,在學好經營管理的同時,一場場技術業務大講堂、技術交流會、《大型設備維檢修標準》技術大講堂等正在接連開講。
“不同的地質構造有哪些開采工藝?”“其他單位的頂板案例的預防措施是什么……”在公司舉辦的《礦山壓力與頂板滅害防治》知識講座上。煤科院首席專家畢忠偉教授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開采工藝、頂板分類、礦壓理論、頂板事故案例四個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對北方典型事故發生的條件、預兆、預防措施等進行深入分析,使大家掌握了不同地質條件下的支護方式。
拓展服務陣地
面對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公司通過劉家梁礦王福西創新工作室的示范帶動作用,發揮實業公司“華繼光工匠工作室”、焦家寨礦優秀人才創新工作室、梨園河礦勞模創新工作室、公司機修廠創新工作室的平臺作用,大力推行工匠“師徒幫帶”,技術骨干“一帶二”等多種幫帶模式,定制了多層次的培訓計劃。
依托工作室的平臺作用,公司在落實細節上創新求變,通過群策群力、小改小革,集聚帶動各行各業的技術力量,攻克了一項項技術難題。在瓦斯治理上,積極推進“以孔代巷”技術運用,開啟了2號、5號煤層瓦斯治理的新模式。在工作面布置上,積極推廣小煤柱開采技術、與技術院校合作,組織開展了泡沫降塵實驗、在梨園河礦硬巖斷層實驗了二氧化碳致裂爆破技術,實驗達到了安全可靠的預期效果。
人才帶隊,平臺發力。年初,王福西創新工作室取得了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工作室成員有6篇論文在省內外刊物發表。其他工作室圍繞“降成本、增收入、割贅肉、止出血、堵漏洞”15字要求,不斷修舊利廢、小改小革,為企業安全生產注入了新動能。
健全培訓機制
技能型人才的成長,離不開公司培訓處配套完整的培訓體系,大到全省‘五小’創新大賽,小至各礦組織的“安康杯”勞動競賽,不同層級的技藝大比拼,為青年人才創造了更多“施展拳腳”的機會。在技術指導方面,公司生產處室更是常態化深入一線“把脈問診”,做好技術指導工作。
“我們從井下作業到地面管理,方方面面都列清單、定措施、出實招、求實效,同時,在工作現場進行教學、督導,使職工更好地領悟技術要領?!苯辜艺V綜采一隊隊長張俊義說。
為了提升職工現場操作能力,公司各生產處室編寫了管理員、驗收員、生產組織、上隅角隊長、端頭隊長等重要崗位的崗位口訣,以及采面安全生產、綜采面頂板管理的順口溜,這些口訣和順口溜在公司職工中深受歡迎、口口相傳。
培訓學習只是一個開始,落實才是根本。公司堅持“多元化”的培訓方式,不斷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推進公司各項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