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經濟發展承受壓力,2023年,經濟開始復蘇,企業迎來了恢復期和發展期,金融對企業快速恢復和高質量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四川天府銀行在多年的實踐中,通過深化改革開放,通過科技賦能加大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創新轉型,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減費讓利等紓困政策,助力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切實擔起了金融企業的社會責任,為此記者對全國人大代表、四川天府銀行行長黃毅代表進行了專訪。
關注中小企業,深耕實體經濟
《中國企業報》:民營企業經歷了三年疫情,當下正在恢復和發展,如何助力和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黃毅:民營企業疫情三年遇到不少問題,實體經濟中與消費相關的很多產業鏈、供應鏈受到了較大沖擊,比如酒店、住宿、餐飲、運輸、批發零售行業,受到疫情的影響非常嚴重,在這期間,以金融的角度來看,從央行到銀保監會,包括為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在國家減費讓利政策導向下,向民營企業提供了很多紓困政策和創新產品,包括一些央行政策工具,以及延期還本付息、展期和借新還舊等。
隨著國家經濟金融政策的有效傳導和經濟的持續復蘇,民營經濟特別是企業家的信心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振與恢復。,一方面,政策的普惠性不斷增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中小微企業提供的金融產品與服務更具可獲得性。另外,在移動數字時代,大量新技術在金融領域得到大量使用,比如大數據技術在信貸產品領域的應用,有效解決了銀企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加快推進銀行建立“敢貸、愿貸、能貸”長效機制,有效破解中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利用大數據可以更快地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真實經營情況,幫助銀行精準識別風險。同時,銀行的運營成本更低了(以前可能會利用大量人工去參與調查),風險防控能力也增強了,這樣企業也能夠更加快速地取得銀行貸款。
一直以來,四川天府銀行切實履職社會責任,認真貫徹中央“六穩”“六?!焙蛧医蒂M減負相關政策,主動為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疫情期間,通過無還本續貸、展期和借新還舊等舉措,共對2161戶中小微企業實行利息延期支付,主動減免中小微企業各類利費超過20億元,今年2月,我行在2023年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第九屆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上入選《2022年金融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優秀案例獎,同月我行還被評為“南充市2022年度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先進集體”
金融是經濟的血脈,小微企業則如同經濟的細胞細胞沒有得到充足的供血供氧就會影響其發展壯大。四川天府銀行作為一家區域性中小銀行,將始終堅守服務中小的市場定位,始終關注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融資中的痛點、堵點和難點通過持續、有效的金融供血,讓“細胞”充滿活力,讓實體經濟“肌體”更加健康強壯。
通過數字化轉型,精準高效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中國企業報》:在金融行業,如何通過創新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
黃毅:金融創新永遠都在路上,金融服務永無止境。在國家新的發展階段,做好中小微企業服務、支持中小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是金融創新不竭的動力源泉。四川天府銀行是專注于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銀行,走的也是專業化、特色化發展之路。當前我行在、重點在消費領域的供應鏈、產業鏈上加大產品與服務創新,通過探索搭建“產業+金融+科技”特色平臺,通過技術和金融賦能,深耕產業鏈條,在強鏈、補鏈上下足功夫,將金融服務嵌入到細分行業及其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聚合行業企業,暢通供需渠道,避免信息鴻溝,規?;?、批量化為實體中小企業特別是產業鏈未端的普惠小微企業提供精準、高效的金融服務,滿足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管理、資金、服務等綜合需求。幫助中小微企業排憂解困、做強做大,這既符合銀行的轉型發展之要,也是銀行應盡的社會責任。
在這樣的創新背后,是我行長期堅持的“領先一步”打造金融科技,不斷加強人才梯隊的建設的結果。目前四川天府銀行擁有金融科技專業人才400余名,獲得了72項與金融科技相關的知識產權,49項著作權登記證書。我們還自主搭建了大數據基礎平臺、容器云平臺、安全平臺、視頻銀行等基礎平臺,積極探索布局人工智能、區塊鏈、5G在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應用轉化。目前我們擁有國內首家應用級“雙活”數據中心和“兩地雙中心三機房”,是西部率先通過ISO20000、ISO27001信息技術服務和信息安全管理體系雙認證的銀行之一,近年來,我行陸續為多家金融同業提供了核心業務系統及配套科技服務,在科技成果轉化上已累計實現各項收入超過3億元。
深入綠色產業,為綠色經濟提供金融新動力
《中國企業報》: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您認為金融行業如何高質量發展?
黃毅:金融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首先是深入貫徹國家經濟金融政策,按照國家經濟和金融規劃的方向去發展。去年國家通過的十四五規劃,為未來整個經濟和產業的發展明確了目標與方向。比如基于地域發展的規劃,如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地區等;又比如雙碳戰略,綠色發展等,也為金融行業指明了特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早在2019年,四川天府銀行就制定了綠色金融的發展規劃,2020年初即成立了綠色金融專項小組,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綠色金融。通過制度建設、產品創新、系統改造、搭建綠色金融綜合產品體系等,初步完成了產品模型設計與業務流程開發與應用工作,去年我行在綠色信貸領域的投放超過了30億元。同時,我行還綜合運用再貼現、再貸款等政策性工具,大力支持地方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切實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破解綠色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針對國家關于“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號召,2021年四川天府銀行正式加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成為西部首家簽署《負責任銀行原則(PRB)》的銀行。近年來,我行圍繞國家雙碳戰略持續創新產品與服務,打造了“6+1”綠色金融及鄉村振興產品服務體系,完善了綠色企業庫+27個綠色行業環境效益測算數字基礎設施,建立了南充綠色特色支行和成都新都碳中和支行,推動人行天府信用通與環交所綠融蓉平臺的積極合作,逐步構建完善了綠色金融產品體系。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要求是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前提,四川天府銀行將始終踐行金融為民理念,切實加強黨的領導,深入融合科技與業務,持續深耕綠色與普惠金融,在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加快推進銀行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企業報》:今年兩會,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您有什么提案和建議?
黃毅:今年我的提案重點關注的是“信心”問題。實體經濟,民營經濟怎么進一步提振信心?怎么讓老百姓更加有消費的底氣?我會給出我的一些建議。另外,我還會提到在新發展階段“新市民”“新消費”等新行業領域的金融供給與服務等方面問題,希望通過自己的一些思考以及鼓與呼,能讓大家更加重視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更加理解金融行業未來面臨的挑戰,共同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能。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