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青島市市屬企業主責主業管理辦法》相關情況。青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孝芝;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申波;國信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海洋集團董事長鄧友成;華通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數據集團總經理孫明銘出席吹風會。
為進一步加強青島市市屬企業主責主業管理工作,推動市屬企業心無旁騖攻主業,集中精力謀發展,經青島市委常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青島市市屬企業主責主業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正式印發。以下是《辦法》有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出臺背景
在國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大背景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明晰國有企業功能定位、加強主責主業管理的要求,為國企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省屬企業主責主業管理辦法》,并鼓勵各市參照制定相關制度,為青島推進市屬企業主責主業管理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
近年來,青島市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市屬企業通過重組整合與創新發展,在推動青島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升級、加強民生保障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取得顯著成果,成為城市經濟穩健前行的重要支撐力量。與此同時,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日益復雜,發展要求不斷提高,在主責主業界定、管理以及監督考核等方面的制度難以滿足新形勢下國資監管的需求,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主責主業管理規范。此次出臺《青島市市屬企業主責主業管理辦法》,通過構建依法履職、分類監管、動態調整、靈活授權的管理機制,引導國有資本向全市重點產業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領域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促使市屬企業堅守主責、做強主業,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更好地發揮國有經濟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支撐作用,為青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增強城市綜合實力注入強勁動力。
制定過程
在《辦法》的制定過程中,青島市國資委秉持科學、嚴謹、民主的原則,全面梳理研究主責主業管理相關法律政策,深入先進城市、科研機構開展廣泛調研,通過向市屬企業及市委宣傳部、市財政局等市直部門征求意見和建議,結合青島實際,起草了《青島市市屬企業主責主業管理辦法》,并于2025年4月14日經市十七屆人民政府第66次常務會議、2025年5月7日經十三屆市委第177次常委會會議討論通過,目前已正式印發實施。
主要內容
從《辦法》主要內容來看,共分6章34條,包括總則、核定標準、核定程序、監督管理、責任追究、附則等方面。
明晰主責主業管理職責分工
將企業戰略定位、核心功能等歸納為主責,并據此確定主業與擬培育主業。青島市國資委承擔組織核定、監管及動態調整等職責,積極推動市屬企業間專業化重組整合;市屬企業負責提出主責建議、擬訂主業目錄,建立主責主業與發展規劃等方面的聯動機制,健全內部管理制度,促進所屬企業協同發展,形成權責清晰的管理格局。
確立主責主業核定標準體系
明確主責、主業、擬培育主業的核定依據與要求,依據企業類型和資產規模確定主業及擬培育主業數量。對納入主業的業務板塊,在資產總額、營業收入等主要經營指標上設定門檻,確保其具備較強競爭力與發展基礎;擬培育主業在投資上視同主業管理,優先考慮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嚴格限定主業范圍,防止企業偏離主業發展,為科學核定主業提供明確標準。
構建主責主業動態調整機制
青島市屬企業主業、擬培育主業核定后,原則上在5年規劃期內不作調整。培育主業在培育期內實現預期發展目標、達到主業核定標準的,可調整為主業;培育期滿未達到預期發展目標、培育能力不足或不再具備培育條件的,需重新研究論證。市屬企業每戶所屬企業原則上聚焦集團的1個主業方向,避免行業同質化無序競爭。同時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強監管,實現主責主業的動態監測與精準管理,以適應市場變化與企業發展需求。
建立存量非主業資產整合退出機制
對市屬企業主業、擬培育主業之外的業務進行分類管理:盈利水平較高、有資源優勢且對主業有輔助作用的非主業業務,要積極融入主業產業鏈;不具有市場競爭優勢,連續3年以上虧損或停業的,應限期清理整合退出;因歷史原因形成、短期無法退出的,應實現自我造血、自我生存;符合專業化整合要求、與其他市屬企業業務能夠產生協同效應的,應統籌優化整合到其他優勢企業。
建立主責主業管理責任追究制度
對市屬企業主業管理中存在問題的,根據不同情形,采取約談、責令整改、扣除考核指標值、對非主業業務進行股權劃轉或責令限期退出、取消評先評優資格等方式進行處理。造成國有資產損失或其他嚴重不良后果的,按照相應職責權限對企業和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下一步,青島市國資委將以《辦法》施行為新起點,立足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市屬企業功能定位,緊扣國有經濟布局優化與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細化主責主業管理配套措施,強化動態監測與精準監管,深化責任落實與考核評價,嚴格執行責任追究機制,確保主責主業管理要求落地見效。通過持續完善主責主業管理體系,科學核定市屬企業的主業及擬培育主業,引導推動市屬企業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向主業集中,在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升市屬企業核心競爭力,聚焦全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十大現代服務業、“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等重點領域,以細分賽道為突破口,發揮國有企業骨干帶頭作用、履行國有企業使命擔當,著力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提升壯大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旅游、現代輕工、現代海洋等產業鏈與生態圈,充分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為青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奮力書寫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新篇章。(編輯 王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