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荔枝看廣東,高端荔枝出東莞。6月21日,來自北京和大灣區的40多位知名網絡大V、新媒體達人及自媒體平臺、協會組織組成“助荔天團”,走進東莞厚街、大嶺山、大朗、樟木頭的荔枝果園,在田間地頭體驗荔枝采摘、挑戰荔枝盲品、品鑒荔枝衍生產品,沉浸式感受東莞高端荔枝文化。活動現場舉行了“一起上鏈接”網絡大V賦能莞荔銷售儀式,旨在推動東莞荔枝由產量變流量、以流量換銷量,為網絡強村建設注入新動能。
稍早前的6月18日,由東莞市委宣傳部指導,東莞市委網信辦、東莞市農業農村局主辦的“東莞有實‘荔’ 網絡齊助‘荔’”活動正式啟動,拉開網絡社會力量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序幕。
炎炎夏日,“荔枝之鄉”東莞迎來了“千‘顆’萬‘顆’壓枝低”的甜蜜六月季,點燃全市宣傳推介活動熱潮,正喚醒一場味蕾狂歡盛宴。
優質品種集中亮相,東莞高端荔枝產業基礎扎實
作為廣東省首個“中國荔枝之鄉”,東莞共選育(參與選育)了12個荔枝新品種,占全國新選品種的六分之一。其中,冰荔、觀音綠、嶺豐糯、唐夏紅4個品種入選廣東省十大主推荔枝新品種,頗受市場歡迎。
此次活動路線涵蓋多種高端荔枝發源地,精彩的培育故事、繁盛的果園景象以及鮮甜的舌尖美味,令現場的“助荔天團”印象深刻、驚喜不已。
在厚街大逕社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孕育出東莞名優荔枝品種“冰荔”。“冰荔”狀如其名,外表艷麗可愛,果肉晶瑩剔透,陽光下宛如冰塊一樣透明。社區“蘭姐果場”是東莞荔枝產業發展的先行探索者,由果農王仕蘭選送的“冰荔”曾榮獲“2020年全國優質荔枝擂臺賽”金獎。
嶺豐糯是大嶺山的特有品種,母樹位于大嶺山鎮計嶺村的華豐果園,早年被“伯樂”李壽華發現。嶺豐糯果實較大,呈扁心形,果皮較薄且質地較硬,呈鮮紅色,肉質軟滑,濃甜有微香,不易裂果。果園踐行生態種植理念,采用現代化種植技術,種植了200多株嶺豐糯荔枝樹,年產量可達8千到1萬斤。
觀音綠荔枝源于樟木頭鎮金河社區的百年古荔樹,因其果實成熟時蒂部周圍呈淺綠色,猶如觀音菩薩座下的綠蓮,故而得名。嶺南荔園在樟木頭坐擁1100畝觀音綠原產地核心區荔枝園,建設了地方特色“觀音綠”荔枝標準示范園。
電商平臺與自媒體賦能,莞荔銷售渠道加快拓展
在大朗荔香書吧,“一起上鏈接”網絡大V賦能莞荔銷售儀式舉行,現場發布荔枝大宗采集點產區及荔枝優質電商列表,為京東、順豐等平臺授予“給荔護航官”稱號。
活動還號召30家本地自媒體公眾號及達人齊心協力通過網絡和直播為“莞荔”帶貨。一周內已有三家核心荔枝商戶建立公眾號和視頻號直播分銷體系,打通線上銷售渠道,滿足消費者“足不出戶”即可便捷下單、快速收貨的需求。
“助荔天團”以自身傳播影響力,搭建起從生產者到消費者、從枝頭到餐桌、從口味到口碑的數字化橋梁,讓東莞荔枝走出東莞、走到全國、走向世界,盡可能觸達更廣泛的人群,帶動果農增收致富,擦亮東莞荔枝“金字招牌”。
產業鏈延伸多元融合,推動荔枝經濟全年增值
荔枝作為應季水果,如何在反季依然不失時令之味,讓消費者隨時隨地感受那抹甜蜜,化“夏季經濟”為“四季經濟”,成為荔枝產業破局突圍的關鍵。
大嶺山鎮創新產業結構,培育荔枝盆景,在荔枝林套種中藥材和菌類,養蜂采蜜,大力發展荔枝林下經濟。制作荔枝月餅、荔枝干、荔枝糖果、荔枝酥餅、荔枝菜品,推廣荔枝柴燒鵝等,進一步延伸荔枝產業鏈,推動大嶺山荔枝產業多元化發展。
嶺南荔園堅持荔枝鮮果銷售和深加工產品“兩條腿走路”,打好荔枝全產業鏈發展牌。從探索初期的荔枝月餅、荔枝果干、荔枝蜜、荔枝醋,到現在的荔枝曲奇、荔枝窖藏酒、荔枝臘肉臘腸,嶺南荔園持續建設“觀音綠”荔枝品牌,提高荔枝附加值,為產業發展提質增速。
正值東莞荔枝最佳賞味期,鎮街荔枝市集、文化節活動也遍地開花、輪番登場。6月20日至7月10日,東莞還攜手廣鐵集團推出“乘高鐵 品荔枝 進莞來”文化旅游活動,符合條件的高考學子有機會享受荔枝采摘五折、高鐵票八折以及指定旅游線路產品八折等超多福利。
荔枝甜,甜在枝頭,更甜在人心。網絡傳播流量與市場流通量同頻火爆的背后,是東莞荔枝優質產業與大眾消費需求的雙向奔赴和相互成就。東莞秉持“厚德務實”的城市精神,以“包你滿意”的最大誠意,正加快推動東莞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