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即“千萬工程”,是200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省工作期間親自謀劃部署的一項重大決策。20年來,浙江省深入推進“千萬工程”,持續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努力繪就綠色富民的“錦繡丹青”,造就萬千美麗鄉村,造福萬千農民群眾,全省農村有效實現了從“砍樹”到“看樹”再到“賞樹”的轉變,也翻開了鄉村“綠富美”的新篇章。
值此“千萬工程”實施20周年之際,記者通過實地采訪,全方位展現浙江多地在以林業踐行“千萬工程”方面取得的成果。
以“一村萬樹”為契機,走好綠色富饒之路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興業人和的前提。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新姜村北接衢州火車站商業片區,是典型的城郊村。2014年,火車站片區改造以來,村里半數以上農房出租給附近的務工人員。
“由于居住人員流動性大,村里環境衛生差,曾連續多月被區級部門評為‘臟亂差’村。”新姜村黨支部書記戚逸民說,“叫村民不要出租房子是不現實的,應該尋找新的出路。”
2017年,柯城區在浙江省率先提出利用農村的邊角地、廢棄地、荒山地、拆違地、庭院地“五地”種植珍貴和彩色樹種,并制訂一個村種1萬棵樹的“一村萬樹”計劃。而就在2018年,“一村萬樹”三年行動計劃在全省正式推開。
在政策東風吹拂下,新姜村抓住發展契機,利用村莊周邊200余畝閑置拋荒地、邊角地,大力發展珍貴樹種,先后種下1萬余株櫻花、紅楓等樹木,全面改善鄉村面貌。
2018年底,柯城區迭代升級“一村萬樹”2.0版,創新推出綠色期權模式。新姜村通過網上眾籌,開辦“一村一播”線上售賣,吸引了20余家企業建設“企業林”,并開展500元每棵個人認購林掛牌,先后有500人參與認購。認購的個人或集體除擁有櫻花樹3或5年的冠名權、區林業局頒發的“一村萬樹”綠色期權證書、期滿后的資產處置權外,還可享受新姜村每年提供的游玩券和餐飲消費券等,形成了鄉村振興贏得綠色資本的共享模式。
2022年,新姜村共吸引游客12萬人次,帶動文娛、餐飲等各類消費1000萬元,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從2017年的不到9萬元躍升至2022年的100余萬元。
目前,柯城區正積極探索“一村萬樹”3.0版的林碳期權收儲認購模式,將綠色期權和森林碳匯相融合,新姜村作為柯城區首個試點村,將在綠色致富之路上越走越好。
以生態保護為根基,走好產業興綠之路
亭臺、樓閣、水榭、千年銀杏古樹……漫步于衢州市開化縣南部依山傍水的金星村,仿若游走在一軸流動的畫卷里。但在20年前,這里的村民靠“種種砍砍”為生,土壤植被破壞嚴重。隨著全省吹響“千萬工程”的號角,金星村村民逐漸意識到了生態保護的重要性,將生態保護列入村規民約。
金星村依托千年銀杏建立古樹主題公園,并持續打造富有金星村特色的森林景觀、庭院,變“種種砍砍”為“走走看看”,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原先的不到6000元提高到了3.7萬元,全村每年吸引游客10萬余人次。
“其實我們村就是一個天然氧吧,全年的空氣優良率在98%以上,通過綠化美化,來的客人越來越多,村民也辦起了農家樂、民宿,空氣也可以賣錢。”金星村黨支部書記徐雨錄自豪地說。
開化縣優質的生態底蘊,也是培育中草藥等林下經濟極佳的天然基地,已建成林下鐵皮石斛、多花黃精、香榧等基地數千畝。同時,開化縣借助大戶、龍頭企業的發展積極性,建設高產高效基地,讓周邊鄉村的林農看得見、能效仿,共同發展致富。如浙江森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創林下崖壁近野生模式種植鐵皮石斛2000畝,年產值5500余萬元,輻射帶動周邊種植鐵皮石斛1000畝,實現生態富民和產業興綠間的“雙向奔赴”。
“‘千萬工程’不僅是對人居環境的整治,也是對營商環境的一個提升。”衢州源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曉感嘆。作為當地的林下中草藥全產業鏈公司,2022年,該企業在開化縣開始投資打造一個集林下中草藥種植加工、研學教育、科普康養等于一體的三產融合產業鏈,將有效帶動周邊鄉村勞動力和低收入林農實現“家門口”就業。
以改革創新為牽引,走好綠色升級之路
金華市婺城區是浙江省花卉苗木主產區之一,花卉苗木產業經濟效益顯著,是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為深入貫徹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和科學綠化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耕地 “非農化”“非糧化”要求,婺城區成為全省首個開展林苗一體化的試點區域,通過發揮本地花卉苗木產業優勢,多途徑探索建立國資、企業與農戶間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打造高標準的林業共同富裕綜合體,破解花卉苗木用地難題,推進花卉苗木產業轉型發展,提升產業惠民富民能力。計劃到2025年,婺城區將完成林苗一體示范基地新建面積1000畝,改造提升面積1500畝。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是中國五金之都、電動工具之都,創新創業氛圍濃厚,也為林草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和有力保障。2021年,國家林草裝備科技創新園就落戶于此。
由于土地資源的制約,近年來永康也面臨新舊動能轉換的難題,許多優質產能外流,導致本地發展動能下降,而林草裝備科技創新園的落地無疑是給永康提供了一個綠色轉型升級的發展良機。
“科創園的落地將有效解決我國林草裝備‘卡脖子’的技術難題,提高我國林草裝備設備的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浙江強林智能林草裝備研究院院長江波告訴記者,到2025年,國家林草裝備科技創新園將建成集現代林草裝備創新、成臺套林草設備設計、高端林草裝備制造、林草裝備關鍵零部件制造于一體的科創高地,更好發揮林業在推動綠色轉型升級中的作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