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龐 爽 翟 巖
“現在水質好多了,在家門口就能釣魚。”8月14日,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王家河街道彭家大灣村黨支部書記彭益群欣喜地說。向遠處望去,粉荷綻放、白墻黑瓦,房前屋后的水塘微波粼粼,一幅田園雅致畫卷鋪展開來。
看山望水,鄉村之美,不只在眼前的風光,更在腳下的生態治理。早年間,彭家大灣村和很多村莊一樣,村民自建房屋缺少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隨意排放,溝渠、池塘、河流水質發黑變臭、蚊蟲滋生。
為建設宜居和美鄉村,2019年,三峽集團下屬長江生態環保集團、中建三局綠投公司和黃陂區政府啟動全域農污治理項目。
來到彭家大灣村村口,河邊小花園里有一座小房,四周籬笆環繞,遠遠看去,儼然是一座精心搭建的庭院,走到近處細看才能發現,這里其實是一座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彭家大灣村的污水在通過污水管網后將集中在此處深度凈化,再排往溝渠。
據了解,全域農污治理項目范圍內很多村落位于三沿(沿湖庫、沿江河、沿飲用水源地)地帶,這對治理效果提出更高要求。
長江生態環保集團黃陂農污項目負責人說,農村污水的水質水量波動大,常規處理工藝對污染物的處理效果不佳。為此,項目團隊采用泥膜耦合工藝,添加生物填料,加大分解污水微生物的附著性,提高出水達標率。據介紹,經處理后水體可穩定達到湖北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一級標準。
目前,該項目為黃陂全域2000余個自然村、12萬戶居民織就1800公里污水收集管網,建成596座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5萬座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以系統治理的方式,實現污水零直排,交出一份以生態振興帶動鄉村振興的優異答卷。
一彎玉帶滋養靈秀黃陂。灄水河是黃陂的母親河,曾深受污水亂排之害。現在,污水被集中收集治理,灄水河也恢復了往日的美麗。
美麗生態也為旅游業注入新活力,灄水河不遠處的木蘭景區依靠山水生態美景發展旅游業,催生出更多就業崗位。“居住環境變好了,經濟也發展起來了,鄉親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收入也跟著上漲。”彭益群說。如今的黃陂換新顏,生態之美成就發展優勢,為居民帶來了更美好的生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