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方位”是新時代統籌發展和安全,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保障糧食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全面系統把握我國糧食安全主動權的戰略部署和政策導向。
當前,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裕、供應充足、市場穩定,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未來,中國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筑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使糧食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深厚、社會之基更穩定。
從中長期看,中國的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從需求形勢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均口糧消費將穩中略降,飼料和工業轉化用糧消費繼續增加,糧食消費總量剛性增長,糧食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從生產形勢看,農業生產成本仍在攀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趨緊,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抗災減災能力有待提升,在確保綠色發展和資源永續利用的同時,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壓力較大。與此同時,當今世界糧食安全挑戰依然嚴峻,仍有8億多饑餓人口,國際糧食貿易面臨著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干擾,不穩定因素增加,實現相關可持續發展目標任重道遠。
提高糧食生產能力
第一,堅守耕地保護紅線,節約和高效利用水資源。
第二,推進種植結構調整,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穩定谷物種植面積,因地制宜發展薯類、豆類、雜糧等作物。大力發展強筋弱筋小麥、優質稻谷、青貯及專用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等,通過優質優價促進農民增收。
第三,創新體制機制,提高糧食生產組織化程度。推動農村承包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有序實施,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發展土地流轉型和服務引領型規模經營,促進小規模、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主體多元轉變。
第四,增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加強儲備應急管理
加強糧食儲備管理,健全糧食應急保供體系,加快建立健全涵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的糧情監測預警體系。
建設現代糧食流通體系
大力建設現代糧食市場體系,切實加強糧食倉儲物流建設,加快構建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
積極維護世界糧食安全
第一,繼續深入推進南南合作,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作出積極努力。
第二,深化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糧食經貿合作關系,共同打造國際糧食合作新平臺,促進沿線國家的農業資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市場深度融合。
第三,積極支持糧食企業“走出去”“引進來”,開展國際合作,合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化糧食進口渠道,拓展多元化糧食來源市場。
第四,積極參與全球和區域糧食安全治理,積極探索國際糧食合作新模式,開展全方位、高水平糧食對外合作,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促進形成更加安全、穩定、合理的國際糧食安全新局面,更好地維護世界糧食安全。
倉廩實,天下安。保障糧食安全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以“全方位”高度概括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戰略部署。這需要我們增強憂患意識,未雨綢繆,加快構建更高層次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讓我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風田《新時代偉大成就:糧食安全》講稿摘編整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