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品牌出海新通道
日前,147件跨境電商出口包裹經上海海關所屬青浦海關辦理完GPS轉關監管手續后,從上海青浦綜合保稅區運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將通過貨運航班運往國外,直接投遞至境外消費者手中。該批貨物的順利出境,標志著上海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包裹零售出口模式(1210零售出口)首次進入規模化運作,國內優質商品通過跨境電商銷往海外。
隨著跨境電商出口產業的發展,國內電商企業開始更關注合規的出口退稅、更快更穩定的物流速度,以及出海商品的品質認證。為更好滿足產業發展需求,在電子商務、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等海關監管方式之外,海關部門推出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包裹零售出口和跨境電商特殊區域出口海外倉零售兩種業務模式,為跨境電商出口提供了新的通道選擇。
在上海海關自貿處與監管處的推動下,青浦海關與浦東國際機場海關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區港聯動新模式,整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政策優勢和上海空港口岸的區位優勢,實現“1210零售出口”的首次規模化運作。在這一模式下,貨物先通過出口申報方式進入綜合保稅區,入區后按照保稅貨物管理。當境外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下單訂購后,企業將入區貨物依訂單分揀打包,并向海關申報跨境電商出口清單,取得放行信息后以包裹形式發運出境。
青浦海關關長胡笳介紹,為推動“1210零售出口”模式盡快落地,青浦海關主動靠前服務,引導企業用好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政策,完成出口跨境電商賬冊設立、指導企業在貨物進區和包裹出境時規范申報、利用GPS等技術手段確保轉關運輸全程嚴密。
“‘1210零售出口’規模化運作,有助于我們充分利用綜合保稅區‘入區退稅’政策,盤活企業流動資金。”義達跨境(上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君維說。
跨境電商在從國貨出海向品牌出海轉變過程中,面臨商品是否符合輸入國質量標準、品牌侵權以及假冒偽劣商品等風險。“1210零售出口”模式結合貨物和商品的雙重屬性,在前道出口報關環節,具備完成貨物法定檢驗等符合國際貿易規則的完整手續,有望推進國際認可的跨境電商出口質量認證體系及溯源體系,在跨境電商領域率先通過“海關智慧”輸出“中國標準”。
“1210零售出口”模式在青浦綜合保稅區實現規模化運作,為青浦跨境電商出口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青浦區以獨特的區位優勢吸引9家全國或區域快遞企業總部入駐,在青浦西片區已經初步形成快遞產業集群區。
上海市青浦區商務委科長車敏表示,“1210零售出口”在上海常態化運作后,地方政府將引導跨境電商企業、物流企業、出口型生產企業等各類要素圍繞新模式進行構建,開拓一條服務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生產制造企業的品牌出海新通道。 (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唐一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