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落實“減、退、緩”稅政策 為煤電、供熱企業紓困解難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周懌
冬月深夜,在大秦線塔山裝車基地,長長的列車正在沿著筒倉裝置環線裝運煤炭,50秒,一節載重量80噸的車廂就被裝得滿滿的。
近期,煤炭大省山西日均產煤量保持在330萬噸以上,鐵路運輸企業精心調度,把這些煤炭迅速運往全國各大煤電、供熱企業。
由于煤炭價格上漲等原因,煤電、供熱企業一段時間以來發展面臨困境。為此,國家迅速出臺一系列能源保供措施,其中包括對煤電、供熱企業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的稅款實施緩繳措施,進一步紓解企業經營困難。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全國4800多戶煤電、供熱企業已累計辦理“減、退、緩”稅215.7億元。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全國電力供需緊張形勢已經有所緩解。
政策迅速落實,暖意傳遞更快
據悉,為配合做好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工作,幫助煤電、供熱企業度過“寒冬”,今年9月,國家稅務總局就成立了電力保供專項工作協調小組,專門制發《關于做好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 實施支持煤電企業紓困解難稅收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積極落實支持煤電、供熱企業紓困解難的“減、退、緩”稅措施,確保煤電、供熱企業稅費優惠應享盡享,增值稅留抵退稅應退盡退,符合條件的困難緩稅應緩盡緩。
“稅務部門逐級壓實責任,建立稅務系統一竿子到底工作推進機制,從總局到省局、市局、縣局均成立了專項工作協調機制,由各單位一把手負總責,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說。
陜西省、市、縣三級稅務部門均成立支持煤電企業紓困解難“政策落實、專項服務、工作協調”3個專項團隊,并向187戶企業派駐“稅務管家”,確保政策及時落實、訴求及時回應。
“前一天從媒體上看到緩稅新聞,第二天稅務部門的領導就帶隊上門了解情況了,他們的反應速度真快。”陜西陜北乾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通知》發布次日,榆林市稅務局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武衛便帶領服務團隊來到乾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問困難、送政策,幫助企業享受緩稅優惠。
內蒙古自治區承擔著18個省(區市)煤炭保供5300萬噸的重任。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提前對全區煤電、供熱企業分類開展基礎分析,為374戶企業推出“一企一策”“一戶一方”服務舉措。
逐日跟蹤讓政策落實更精細。在山西朔州市,當地稅務部門梳理形成煤電和供熱企業清單、稅費優惠清單、可辦緩稅稅種稅額清單,組織45名業務骨干,點對點包聯15家煤電企業,按日統計企業“減、退、緩”稅情況,保障紓難解困稅收措施全面落地。
團隊用心服務,暖意傳遞更準
“政策執行有力,服務精準到位,3000多萬元稅款暫緩繳納,大大減輕了企業資金壓力,讓這個冬天更暖了!”華能松原熱電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國輝說。
地處吉林省松原市的華能松原熱電有限公司,是當地唯一的熱電聯產企業。松原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專項服務團隊及時針對企業進行一對一培訓輔導,宣講煤電企業優惠政策,讓企業及時享受。
在四川,當地稅務部門開展“問需求、優服務、解難題”大走訪活動,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稅費優惠政策,讓企業能夠溫暖過冬。
低溫寒潮天氣降臨,國能四川華鎣山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覃明東看著逐漸下降的煤炭庫存,有些發愁。該公司長期采購省外煤,“企業資金緊張,煤炭庫存告急,發電面臨停機風險。”覃明東說。
為了幫助企業“破局”,四川省達州市稅務部門專項工作小組上門對接企業,分析研究可享受的優惠政策。截至目前,企業已獲得緩繳稅費180余萬元。
“意想不到。”高效的退稅速度讓濟南熱力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張洪運頗感驚喜,“退稅太順暢了,提交申請當天就收到1億多元的退稅款。”
濟南市歷下區稅務局實現留抵退稅所有材料電子化流轉,省去紙質資料流轉時間。同時,打造“即申即審”“一鍵退稅”模式,留抵退稅基本實現2個工作日內辦結。
稅費紅利落袋,暖意傳遞更實
雪中送炭的幫扶,讓企業“添炭加薪”度寒冬。
“別看屋外寒風凜冽,我這心里可比陽春三月還暖和。”內蒙古岱海發電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劉楊俊高興地說,“多虧了稅務部門雪中送炭,讓我們能暫時緩口氣了。”
位于烏蘭察布涼城縣的岱海發電公司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西電東送戰略的重點工程之一。今年隨著煤價上漲,讓單純依靠火力發電、供熱的岱海發電公司犯了難。
“稅務部門第一時間給我們講解了相關優惠政策,按流程協助我們辦理678.5萬元稅費延期繳納,極大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劉楊俊說。
陜西國華錦界能源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喬廣淵有著同樣的感受:“正在企業面臨困難的時候,國家出臺了煤電企業紓困措施,實在太及時了。稅務部門為公司辦理緩繳稅款4.14億元,及時解決了公司資金緊張問題。”
湖北華電襄陽發電有限公司財務經理陳靜算了一筆賬:10月,增值稅、印花稅及附加稅款1500余萬元已辦理延期納稅手續;今年第四季度公司將實現緩繳稅款3100余萬元。
“稅費緩繳來得太及時了,對公司正在進行的生物質氣化耦合清潔發電項目支持不小。”陳靜說。
據了解,該公司是三峽水利工程重要火電配套項目,也是華電集團在鄂西北地區唯一的電源支撐點。10月以來,因煤炭價格上漲,發電成本上升,利潤下滑,公司資金流壓力不小。
陳靜表示,生物質發電項目投產后,每年可消耗農林廢棄物5.5萬噸,發電6000萬千瓦時。不僅能顯著解決秸稈田間焚燒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還將減輕火電企業對煤炭等能源的依賴,提高公司生產效率。
確保能源供應特別是民生用能,不僅事關經濟平穩運行,更關系千家萬戶百姓的生活。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更快、更準、更簡、更實的舉措,全力配合做好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工作,助力煤電、供熱企業戰危機、渡難關。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