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新質生產力”成為熱詞,并被《政府工作報告》列為十大工作任務首位。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作為創新主體,科技企業又該如何“向新而行”,以新質生產力打造核心競爭力?
日前,記者走進中國(杭州)5G創新谷,在這里,從航空智造、人工智能,到功率半導體,眾多科技領域的“明星產業”深耕多年,正激活創新“動力源”,推開高質量發展的“未來之門”。
前沿技術向“新”而行
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2019年,中國(杭州)5G創新谷正式開園,以5G新一輪信息技術為抓手,園區聚集高端人才,招引了一批上下游產業科技企業。其中,不少企業超前謀劃,瞄準了具有極大戰略發展意義的新興產業、未來產業。
今年,龍興(杭州)航空電子有限公司牽頭的基于泛在通訊的民航飛行數據記錄器關鍵技術研究入選了浙江省科技廳2024年度“尖兵”研發攻關計劃。公司的“國產航空無線快速存取儀(WQAR)”項目也于去年入選杭州市蕭山區重大科技計劃。
龍興航電創始人胡興認為,捷報頻傳是對公司自主創新實力的認可,更是企業產學研融合加速技術研發取得新突破的印證。創始人胡興預見了國產大飛機的未來市場,創立并帶領公司聚焦航空電子領域,立足航空通信、航空顯示、IMA綜合模塊化航電等技術,為中國大飛機產業和全球民航產業提供國產技術為主導的航電產品以及智慧化解決方案,持續助力我國大飛機國產、自主、可控的戰略發展目標。胡興介紹,此次入選“尖兵”計劃的項目是一款飛機傳感器產品,能高效收集飛機上所有傳感器數據,并傳輸至地面指揮中心,傳輸速度相較國外產品提升幾十倍,存儲容量更高、計算能力更強等等,更重要的是,還能保障航空信息數據的安全。
派恩杰半導體(杭州)有限公司專注于碳化硅半導體材料研發,目前,公司擁有國內最全的碳化硅功率器件產品目錄,可以滿足電動汽車、新能源和電力系統等各種領域的應用需求。
新質生產力和綠色生產力緊密相連,派恩杰半導體技術市場部負責人雷洋博士介紹,碳化硅器件作為功率半導體,能有效減少電路損耗,提升發電效率,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多措并舉為發展提“質”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采訪中,不少科技企業代表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歸根結底要激活人才引擎。
胡興表示,在公司一百多號員工中,研發人員比例已經超過6成,其中不少來自于美國、澳洲等技術研發精英。公司正不斷通過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職業上升通道等,給人才提供優厚的待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不斷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創造力。
此外,杭州城市的快速發展、人才政策,中國(杭州)5G創新谷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優質的公共服務保障等,也是公司能夠吸引人才的一大關鍵要素。“我們二十多位同事正在申請亞運村人才房,以后大家上下班就更方便了。”胡興說道。
今年3月,杭州市成立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杭州恒領科技有限公司成為首批會員之一。多年來,公司聚焦車聯網技術,以人工智能賦能挖掘汽車行業的大數據,為政府、企業等提供智慧交通、能源減排等多方面的技術保障。
據了解,2023年,恒領科技技術研發投入占總產值22%。公司董事長黃迎勝介紹:“恒領的意思是持之以恒、引領未來。引領未來的關鍵,一是人才,然后是持之以恒對于技術的投入。汽車行業發展飛速,對于技術迭代的開發效率要求很高。因此,公司會積極參與各種行業論壇,對接上下游企業廠商,在創新研發方面下足功夫。”
面對創新挑戰,新質生產力要求企業擁有全球視野,基于未來世界的判斷提前謀劃與布局。雷洋介紹,向內看,派恩杰半導體以客戶需求為先,針對需求進行技術迭代,為客戶創造更高的價值;向外看,派恩杰始終立足全球,對標國際一流技術,并在性能和可靠性上進一步優化。“做好國產化替代的同時不斷進行技術探索,希望能在全球引領新的能源革命。”雷洋說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