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天高海闊。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軌道吊高速運轉,集卡川流不息。在“隆隆”的汽笛聲中,滿載貨物的萬噸巨輪破浪前行,駛向全球。這是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以下簡稱青島自貿片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一幕縮影。
2019年8月30日,青島自貿片區掛牌成立。運行4年來,青島自貿片區在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產業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一系列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的成果不斷涌現。如今,改革的“苗圃”枝繁葉茂,一批批制度創新的“良種”從這里源源不斷地向全國播撒,片區企業科技創新活力持續奔涌。
“5、4、3、2、1,啟動!”8月31日上午,伴隨著倒計時,由華大集團投資建設的青島華大時空基因谷項目在青島自貿片區·中德生態園主體落成。不遠處的青島華大智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里,創新熱潮正濃,科研人員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新品研發。
采訪中,科技日報記者聽到這樣一個故事:開展基因測序工作需要進口生物樣本,常規的進口流程是進口一批申請一次,手續多、時間長,而生物樣本在時間、溫度、濕度方面都有嚴格要求,不能在港口長時間滯留。面對企業發展需求,青島自貿片區管委會聯合海關和港口開展聯動創新,首創生物樣本進口“清單式”監管模式,由原來的逐批申請調整為按年度集中申請、一次審批、分次核銷。這一模式不僅惠及青島華大,也為整個基因科技行業打通了樣本進口快速便捷通道。
借力青島自貿片區制度創新的“東風”,青島華大在前沿科學、先進制造、生命健康等方面已取得豐碩成果。其發展之迅速,折射出青島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作為制度創新的‘試驗田’,青島自貿片區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獲批4年來,累計實踐形成285項創新案例,12項獲國務院、國家部委全國復制推廣,52項在山東省復制推廣,有效激發了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鼻鄭u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隋斌告訴記者。
在制度創新的充分賦能下,青島自貿片區企業科技創新活力迸發:正大制藥(青島)有限公司的“BG136”成為國內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的抗腫瘤海洋藥物;青島百邁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動化測序試驗平臺上市;青島清原抗性雜草防治有限公司自主創制并商業化4個專利除草劑,填補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田無創制除草劑應用的空白,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得益于企業創新能力和水平的持續提升,青島自貿片區逐步構建起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截至2022年年底,片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3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0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1家;企業活躍度86%,高出“非?;钴S”基準11個百分點。
“青島自貿片區聚焦實體經濟,以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夯實先進制造產業基礎,塑造綠色低碳、數字賦能的新優勢。截至目前,片區集聚了世界500強中外投資項目150多個,初步形成了以智能家電、基因科技等為代表的先進制造產業鏈集群?!鼻鄭u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莉介紹。
8月29日,在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崔衛杰發布《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四周年發展評估報告》,細致分析青島自貿片區四周年發展情況。在他看來,青島自貿片區“全國第一梯隊的地位更加鞏固”。
“綜合評估發現,青島自貿片區最大化發揮制度創新優勢,在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全面提升,有效探索了借自貿東風、促全面提升的‘青島模式’,成為踐行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的生動實踐?!贝扌l杰表示。(記者 宋迎迎 通訊員 鄭偉 程光 趙麗云)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