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年藥都聚岐黃,藥王誕辰啟新章”為主題的“2025 安國中醫藥產學研融合發展主題活動暨中醫藥非遺技藝文化節”于5月23日至27日在中國千年藥都——河北安國隆重舉行。本次盛會由河北廣播電視臺旅游文化頻道、藥都嚴選健康產業集團聯合主辦,新脈集團、內蒙古拾萃文化、藥都嚴選大健康產業研究院等機構承辦。活動匯聚了政、產、學、研各界頂尖力量,旨在共謀中醫藥守正創新與高質量發展,開啟非遺技藝與現代產業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智匯岐黃·產學研融合締造行業新標桿,白皮書引領規范
活動首日舉行的“安國中醫藥產學研融合發展主題活動”成為焦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創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振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認證中心主任助理趙來喜,國醫大師李佃貴教授,保定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張國偉,安國市人民政府市長梁忠林,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副臺長陳聯勝,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服務貿易專業委員會張華會長,藥都嚴選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李佳,新脈集團創始人李晶,新脈中醫健康教育學院院長王慶輝,拾萃文化創始人王東波等眾多權威專家與行業領袖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創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振吉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認證中心主任助理趙來喜
國醫大師李佃貴教授
保定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張國偉
安國市人民政府市長梁忠林
中國國際教育電視臺副臺長陳聯勝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服務貿易專業委員會張華會長
藥都嚴選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李佳
新脈集團創始人李晶
新脈中醫健康教育學院院長王慶輝
拾萃文化創始人王東波
活動迎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中醫適宜技術白皮書》正式發布。該白皮書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服務貿易專業委員會牽頭組織編寫,旨在為中醫藥適宜技術構建科學化、標準化體系,為全球中醫臨床實踐提供權威規范與指引。李振吉主席在啟動儀式上深刻指出:“白皮書的發布標志著中醫藥適宜技術從傳統經驗傳承邁向規范化、國際化的新階段,對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促進其全球傳播與應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國醫大師李佃貴教授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強調了傳承與創新并重對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性。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創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振吉
國醫大師李佃貴教授
另一核心亮點是“2025全國優秀創新健康技術案例征集活動”的啟動及初篩面試環節的設立。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理事邢明罡詳細介紹了該活動的目標與流程,旨在發掘具有突破性和市場潛力的中醫藥創新技術。活動特別在5月24日安排了初篩環節,由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常務會長周文、理事邢明罡等專家坐鎮,對申報項目進行專業、嚴格的初步評審,為后續孵化優質項目奠定堅實基礎。同時,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正式授予藥都嚴選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優秀創新健康技術案例征集活動遴選基地”稱號,凸顯了安國作為產業樞紐的重要地位。
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理事邢明罡
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常務會長周文
大愛無疆·中醫救護全球志愿行動啟航,群星璀璨
5月23日的歡迎晚宴在藥都大酒店隆重舉行。晚宴上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心身健康科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刁敬濤宣讀“中醫救護志愿者服務隊”成立批復函,同時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心身健康科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張俊良主任為新脈中醫健康教育學院王慶輝院長、美國國際醫藥大學教授兼博士研究生院導師劉秉昭教授頒發專家顧問聘書,同時聘任新脈集團創始人李晶女士為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心身健康科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一職。
拾萃文化創始人王東波致辭
杏林薪火,使命在肩!?在隆重的授牌儀式上,來自全國的中醫救護志愿者們接過"城市服務隊"牌匾與大隊長聘書。他們以傳承為志,以救護為任,誓言將中醫急救技藝帶進社區、校園、家庭,讓千年岐黃智慧守護百姓安康,為健康中國注入中醫力量!
破界共生·頂尖智庫論道傳承與未來,大師云集
5月24日,“中醫藥的傳承創新發展主題研討會”深入展開。紅墻御醫胡維勤教授、美國國際醫藥大學劉秉昭教授、夢享醫露(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吉友、中央電視臺《傳家》欄目組顧問劉惠民教授等權威專家圍繞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傳播、民間技藝活態傳承、大健康產業創新模式等核心議題進行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
紅墻御醫胡維勤教授
美國國際醫藥大學劉秉昭教授
夢享醫露(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吉友
中央電視臺《傳家》欄目組顧問劉惠民教授
胡維勤教授結合自身經驗,講解了新中醫自然療法體系,以‘天人合一’為核心理念,融合傳統經絡理論與現代自然醫學,通過非藥物療法喚醒人體自愈力。倡導綠色、安全、高效的健康新范式,讓中醫智慧普惠全球!
紅墻御醫胡維勤教授
?劉秉昭教授發言指出要加強中醫藥的文化傳播,增強中醫藥的國際影響力。中醫藥不僅是醫學,更是文化。要讓世界更好地理解中醫藥文化,我們需要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促進針灸、中藥在全球的合法化應用。還要講好中醫藥故事,通過影視、新媒體等方式,向公眾普及中醫藥知識。同時要重視培養國際化人才,鼓勵中醫藥機構與海外機構合作,培養既懂中醫又通外語的復合型人才,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奠定基礎。
美國國際醫藥大學劉秉昭教授?
禮敬藥王·非遺技藝彰顯中醫魅力
5月25日,乙巳年藥王祭禮儀式在藥王廣場依古禮莊重舉行,百余名中醫藥人共緬藥王邳彤“大醫精誠”精神。同期,精彩紛呈的中醫藥非遺技藝展演,讓市民與游客近距離感受到千年岐黃之術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
乙巳年藥王祭禮儀式
中醫藥非遺技藝展演?
本次2025 安國中醫藥產學研融合發展主題活動暨中醫藥非遺技藝文化節,在張伯禮院士等泰斗級專家的關懷指導下,在李振吉、李佃貴、劉秉昭、胡維勤等業界領袖的深度參與下,通過高規格的研討、具有行業標桿意義的《中醫適宜技術白皮書》發布、面向未來的創新技術案例征集與孵化、以及豐富的文化交流展示活動,全方位展現了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生機與創新活力。活動不僅為中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也為弘揚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構筑了更為堅實的平臺。千年藥都安國,正以昂揚姿態,譜寫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時代華章!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