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濱州市人社局認真貫徹落實省人社廳工作部署要求,錨定“走在前 開新局”,以解決基層群眾“急難愁盼”的就業問題為抓手,在推進就業公共服務均等化上探索創新,擔當作為,構建起了“五位一體”的“家門口”基層就業服務體系。
一是靈活就業不出門,崗位供給“送到位”。面對當前基層社區面臨大齡婦女和寶媽群體增多、殘疾群體就業需求增大等問題,濱州市充分調研、積極探索,利用社區閑置空間和農村空閑院落,規劃建設“社區微工廠”,積極對接企業,開辦加工點。勞動者既可以在“微工廠”工作,還可以將零活帶回家,實現靈活就業。目前全市已建設“社區微工廠”101處,實現了5000余人就近就地就業。據調研,通過“社區微工廠”可實現靈活就業人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二是業務辦理不出村,服務網點“建到位”。自2019年開始,濱州市創新實施了“人社政務進村居,服務群眾零距離”服務行動,以“服務下沉、振興鄉村、便民惠農”為目標,推進村級人社服務平臺建設,將就業創業各項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村民不出村即可辦理或查詢就失業登記、崗位信息推送、培訓機構查詢等相關業務。目前累計建設村級網點2012個,每個網點配備一名代辦人員,優先安置公益性崗位人員,鄉村就業服務鏈條全面打通,基本實現了社保、就業等業務在村居的全覆蓋。
三是特色培訓送到家,兜底保障“做到位”。深入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助力“山東手造”工程推進行動,積極推進手造類培訓。充分挖掘全市優秀傳統工藝,建立“濱州手造”項目庫和“濱州手造”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目錄,內容包括草柳編、布老虎、剪紙等25個項目349個門類,讓非遺培訓在鄉村活起來,保障農村群眾就業創業。今年以來已開展手造類培訓1.7萬人次。
四是勞務信息掌上找,數據平臺“用到位”。強化就業大數據平臺推廣應用,基層群眾一部手機即可查崗位、找工作。去年以來,先后研發建設了濱州市公共就業服務平臺、濱州市“云零工”小程序、濱州“就業碼”“三位一體”的服務平臺,實現了政策匹配、職位推送、崗位對接、單位篩選等全程專業化的就業服務,打造了濱州就業“碼上辦”的精準服務品牌。目前通過平臺成功實現就業2.1萬人次。
五是政策宣講進村居,權益維護“講到位”。開展就業服務“四進四送”活動,深入基層趕大集、到夜市、進村居,宣講就業政策、推廣就業崗位。同時圍繞新就業形態勞動合同簽訂、糾紛預防處置以及外出務工依法維權等,開展勞動普法宣傳,最大限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今年以來開展進基層活動110余場,就業工作知曉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