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入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允許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按照政策規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等金融監管部門推出一系列舉措,合力優化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生態。在此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紛紛赴港上市,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多家深市公司成功登陸港交所,深市公司赴港上市通道暢通。此次《意見》允許符合條件的粵港澳大灣區H股企業赴深上市,打通深港兩地資本市場雙向上市通道,有望進一步破除優質港股中資企業回歸A股的障礙,協同推進高質量“走出去”與高水平“引進來”,提高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水平。
其一,在市場參與者層面,這一舉措既能為上市公司拓寬融資渠道,也能給中介機構提供業務機會,還能為投資者豐富投資標的,形成多方共贏局面。
從上市公司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H股企業在深交所上市,將受益于深市交易活躍、融資靈活、估值較高等優勢,提升其融資效率,推動自身發展壯大。作為新興企業的集中上市地,深交所市場投資者眾多,交易活躍度高,有利于大灣區企業股價的合理定價;深交所股債融資制度便利且工具多樣,便于企業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選擇融資工具,企業可通過多元化融資渠道,以更低綜合成本獲取資金,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從中介機構角度看,港股中資企業回歸A股,既能給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帶來承銷保薦、審計、法律等業務機會,也能為中介機構積累跨境上市項目經驗,提高整體跨境金融服務水平。
對于投資者來說,這也能使其接觸到更多優質的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股票,滿足多元化資產配置需要,獲取更多投資回報。同時,投資者也能根據深港兩地市場特點和走勢,靈活調整投資組合,分散投資風險。
其二,在資本市場層面,這一舉措能夠提高市場活力,增強國際競爭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粵港澳大灣區H股企業主要分布于高科技、新經濟等領域,在深交所上市后,能夠為市場注入高成長性資產,吸引中長期資金,提升市場活躍度。同時,這些企業帶來的國際資本定價邏輯、運營經驗、治理模式等先進理念,也將有助于更好地推動我國資本市場規則與國際接軌,增強國際影響力。
其三,在國家戰略層面,這一舉措將暢通深港兩地資本流動,以資本聯動帶動產業協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深港兩地資本市場雙向上市通道打通,將促使香港的國際資本、高端人才與廣東的產業鏈優勢深度融合,使大灣區企業能夠充分利用兩地資金和市場優勢,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投向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加速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
從長遠來看,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深圳未來在資本市場的先行成功經驗有望向全國推廣,更多優質港股中資企業在A股上市可期。(邢 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