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國衛辦職健發〔2024〕12號關于進一步做好醫療機構醫用輻射場所輻射監測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定期開展放射診療場所放射性危害因素檢測和醫用輻射場所輻射監測。
北京三維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期專注于實驗室數智化建設,在疾控行業深耕多年,擁有眾多成功案例。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SW-LIMS),為疾控機構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實現食品衛生、環境衛生、職業衛生、學校衛生、放射衛生、化妝品、保健食品、傳染病、地方病、慢病等疾控全業務流程管理,實驗室資源全面管理,滿足ISO/IEC 17025、CMA等質量規范要求的質量體系管理。
通過現場平板端應用,自動儀器數據采集、自動計算、自動生成原始記錄和報告等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實現對業務工作的可知、可控、可預測管理,實現疾控機構的規范化、自動化、信息化、無紙化、數字化管理。
針對醫療機構醫用輻射場所的輻射監測,SW-LIMS解決方案如下:
SW-LIMS已對醫療放射、非放射檢測、個人劑量內/外照射等業務進行全面管控流轉,采樣也可以通過移動端ELN進行數據錄入,實現所見即所得。滿足對醫療機構醫用輻射場所的輻射監測,從完全紙質化逐步進入到無紙化,提升了實驗室檢測管理水平、加快了輻射監測特殊數據分析、匯算效率,從而提高了日常工作效率。
醫療放射:
對作業場所存在的放射設備性能、防護進行檢測,以確定是否超過國家規定的限值,從而評估工作場所的放射設備是否工作正常、放射設備防護措施是否正常以及工作人員是否會受到放射影響。
合同環節:
簽訂合同、內部評審并歸檔。
任務及方案環節:
根據合同要求,下達任務,確定此次檢測類型(包括:驗收檢測、狀態檢測、穩定性檢測、輻射環境檢測)并編制方案、審核方案。
現場檢測環節:
檢測性能、防護的參數數據,錄入系統計算并形成原始記錄。
報告環節:
根據客戶要求,出具單份或者多份報告。
評價業務及報告:
根據此次檢測目的,出具預評價或者控制效果評價報告(Word版)。
放射檢測評價:
主要包括:預評價、控制效果評價。
個人劑量外照射:
利用工作人員佩戴劑量計檢測外部放射對個人劑量當量進行的測量,以及對測量結果的分析,從而判定崗位人員日常工作是否受到放射影響。通常外照射個人監測的量有 Hp(10)、Hp(3)、Hp(0.07),目前Hp(10)居多。
合同環節:
簽訂合同、內部評審并歸檔。
任務環節:
根據合同要求,下達任務(個人劑量監測特點是按照季度),確定被測單位此次參加檢測的人員。
劑量計制作環節:
根據被測人員崗位特點制作劑量計(包括:胸牌、手環)、打印標簽并郵寄給客戶讓其按照要求進行佩戴。
收樣檢測環節:
待佩戴結束后寄回,收到后開始上機檢測,將檢測數據導入系統出具原始記錄并審核。
報告環節:
根據客戶要求,出具單份或者多份報告。
年度報告環節:
將某家受檢單位一年的檢測數據匯總至年度報告,并出具給客戶,流程與單次檢測一致。
個人劑量內照射:
檢測沉積在人體內部的放射性核素所發出的射線對人體造成的劑量。
合同環節:
簽訂合同、錄入合同相關信息,進行內部評審并歸檔。
任務環節:
根據合同要求,科室負責人把相關檢測任務實時下分到各檢測人的賬號下,檢測人將現場數據進行登記并最終把現場儀器測讀出的值導入到系統中從而出具原始記錄并審核。
報告環節:
根據客戶要求,出具單份或者多份報告。
移動端任務下載:
采樣單數據錄入:
ELN數據填寫:
三維天地自主研發的SW-LIMS系統配備現場采樣APP,實現了現場檢測及采樣業務流程的電子化和規范化管理。通過運用電子實驗記錄本(ELN),SW-LIMS促進了原始記錄的無紙化和自動化處理,確保了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該系統涵蓋了從外出采樣任務的安排、下載、監測、現場檢測定位、數據采集、確認、審核到最終數據上傳的完整流程管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