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韓俊深入河北邢臺,就農業防汛抗旱工作展開細致調研。期間,韓俊書記來到邢臺市隆堯縣今麥郎集團總部,在全面了解今麥郎“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后,高度肯定了今麥郎與農戶形成利益聯結機制的做法以及在鄉村振興方面的貢獻。
一、從麥田到餐桌, 今麥郎 的全產業鏈 布局 之路
邢臺地處華北平原,這里地勢平坦開闊、土壤肥沃,人均耕地面積大,加之雨熱同期、水源充足的溫帶季風氣候,是小麥茁壯成長的理想家園。
基于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自2005年起,今麥郎便前瞻性地啟動了“優質麥”工程,并在邢臺及周邊地區建立了45萬畝的優質麥種植基地,與農戶簽合同,直接對農戶種植的小麥進行回收,優質麥回收價格一般也會高于市場價格10%左右。通過構建集種植、收購、加工、研發、銷售為一體的優質麥全產業鏈,今麥郎實現了從麥田到餐桌的全程把控。
在調研過程中,韓俊書記提到要做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今麥郎的全產業鏈布局,精準契合了這一戰略。作為糧食精深加工企業的典范,今麥郎深化了農工融合理念,通過科技創新與市場洞察,持續推出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產品,顛覆了傳統糧食產業只注重糧食的生產,忽略糧食加工和附加值的局限,不僅增強了市場競爭力,也顯著提升了農戶收入水平,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二、從企業價值到社會責任, 今麥郎 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作為中國食品工業的領軍企業、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今麥郎關注的不只是企業自身的發展,更是期望通過企業發展帶動解決“三農”問題。
截至目前,今麥郎擁有60萬糧倉,年處理小麥400萬噸,其優質超強筋小麥“師欒02-1”不僅克服了產量低的難題,填補了我國優質麥的供給缺口,更為國家糧食安全問題筑起了一道堅實的防線。同時,今麥郎以“公司+農戶+基地”模式與農戶形成利益聯結機制,在有效激發農戶種植優質麥積極性的同時,保障了農民收入穩定增長。
企業參與鄉村振興是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的需要,企業有能力也有義務為鄉村振興發揮更大作用。如今,今麥郎已與數十萬農戶達成合作,在促進農業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和協同發展領域,探索出企業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實現了企業價值與社會責任平衡的可持續發展。
未來,今麥郎會繼續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引擎,深度融合食品與工業兩端,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促進農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不斷提升中國農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