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媒體綜合報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并對如何實現這一戰略目標作出新的謀劃和部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支撐。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實現文化自強,事關國家前途命運、民族發展進程和人民利益福祉。東方習酒,君子之品,醬香味道,君子風骨。十里酒香,赤水河畔。昔日漢武,甘美以贊。歲月洗禮,傳承千年。近日,著名愛國人士,中聯國興書畫院院長,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執行院長,中國國情研究中心秘書長華國中率團走進神密的習酒公司參觀調研。并與習酒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汪地強,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萬波,進行了會見和座談。一同前往的有軍旅書畫名家武鵬將軍和中聯國興書畫院執行院長徐磊等。
華國中主席與習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汪地強。
華國中主席和武鵬將軍參觀習酒文化城
華國中主席一行先后深入神密的中國習酒文化城、習酒之源、勾貯車間、包裝車間等地進行實地考察。習酒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當時貴州省仁懷縣政府收購了一家私人酒坊,成立了“仁懷縣郎酒廠”,主要生產醬香型白酒。1965年,酒廠劃歸習水縣,后更名為“貴州習水曲酒廠”。1977年,酒廠成功研發出醬香型白酒,并正式命名為“習酒”。1998年,習酒因經營困難被茅臺集團兼并,成為其子公司。茅臺最初將習酒定位為濃香型白酒品牌,但后來調整為“濃醬并舉”戰略。2008年后,習酒推出高端醬酒“窖藏1988”,成功搶占次高端市場,2011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習酒逐步剝離茅臺Logo,強化獨立品牌形象。2019年推出超高端產品“君品習酒”,2022年脫離茅臺集團,成為貴州省國資委直屬企業,并計劃獨立上市。2022年銷售額突破200億元,躋身中國白酒行業前八強。習酒繼續強化高端化、全國化布局,推出文化產品如“習酒·龍魚”,并拓展海外市場。2024年品牌價值達2896.21億元,位列中國醬酒第二名。
習酒的神秘傳說,古鰼國與鰼魚的圖騰文化,習水古稱“鰼國”,傳說赤水河中有神魚“鰼魚”,龍頭魚身,能騰飛化龍,成為當地圖騰。習酒近年推出的“習酒·龍魚”即取材于此傳說,寓意“化魚為龍,青云直上”。枸醬與漢使唐蒙的典故,漢代唐蒙出使南越時,發現西南特產“枸醬”(醬酒前身),并借此找到行軍路線。清代詩人陳熙晉有詩云:“漢家枸醬知何物,賺得唐蒙習部來”,暗示習酒與古代釀酒文化的淵源。習酒的歷史與傳說交織,既展現了企業的發展韌性,也賦予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蘊。
華國中主席和武鵬將軍參觀習酒文化城
在參觀調研時,華國中主席說,茅臺和習酒同樣都是中國的民族品牌,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領軍企業,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發展歷程中積累了中國的民族精神和紅色文化、是中國白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中聯國興書畫院和習酒集團是長期戰略合作的伙伴關系。中聯國興書畫院匯聚了大量將軍、部長及書畫名家,他們在各類文化活動中展示習酒的文化價值。中聯國興書畫院通過公益合作、藝術創作、文化展覽等多種方式,助力習酒的文化宣傳,使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成為中華文化的載體。這種“藝術+酒文化”的模式,既提升了習酒品牌的文化內涵,也推動了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同時,希望通過中聯國興書畫院鏈接蒙古國總統府和軍人聯合會。讓習酒走進蒙古國,中聯國興書畫院與習酒公司近年來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雙方在文化交流、公益活動、品牌推廣等方面開展了多項活動,共同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與白酒文化的融合發展。中聯國興書畫院與習酒公司多次聯合舉辦書畫筆會、藝術展覽等活動。“中秋夜喝習酒”和“中國年喝習酒”等系列文化活動。2025年5月31日,雙方共同主辦“粽香墨韻迎端午丹青妙筆書華章”端午筆會,邀請眾多書畫名家現場創作,將端午文化與書畫藝術進行美好的結合。2023年2月,時任習酒集團董事長張德芹率隊拜訪中聯國興書畫院,雙方就文化事業合作深入交流,書畫院向習酒贈送書畫作品,寓意友誼長存、文化長興。在習酒·我的大學”公益項目上,中聯國興書畫院積極參與習酒的公益助學活動。2021年,書畫院領導出席“習酒·我的大學”百名逐夢者紅色行活動,勉勵學子發揚長征精神,傳遞公益大愛。雙方在鄉村振興、文化扶貧等領域合作,如書畫院藝術家為習酒公益活動創作作品,支持鄉村教育發展。2023年5月,中聯國興書畫院領導出席首屆君品習酒營銷顧問團成立儀式,助力習酒品牌文化與市場推廣。2023年端午節前夕,習酒與中聯國興書畫院在京舉辦答謝會,邀請部長、將軍及藝術家共慶端午,展示書畫藝術,強化品牌文化內涵。時任習酒集團董事長張德芹、總經理汪地強率隊訪問中聯國興書畫院,雙方探討文化事業合作,強調“君子文化”與“公益、藝術、政治”理念的契合。2025年1月,習酒相關領導出席中聯國興書畫院新春聯誼會,共商文化事業發展。在未來合作展望中,雙方計劃進一步深化合作,聯合舉辦更多書畫藝術展覽、文化論壇。推動“君品文化”與書畫藝術的融合,提升品牌文化影響力。
君臨天下志凌云,
子夜挑燈閱古今。
之字路遙同赴遠,
品德不負赤誠心。
東來紫氣盈華廈,
方駕麒麟踏瑞云。
習禮明德承大道,
酒香萬里待知音。
中聯國興書畫院與習酒的合作不僅促進了傳統文化與白酒產業的結合,還通過公益活動、文化交流等方式,共同推動社會正向價值觀的傳播。習酒作為中國白酒的代表,承載著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應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開拓蒙古國市場,并設計具有中蒙文化元素的產品。這種合作不僅促進貿易往來,也加強了中蒙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經濟合作。蒙古國市場對高端白酒有一定需求,茅臺和習酒的進入可以進一步鞏固其國際高端品牌形象。例如,蒙古族民眾對茅臺和習酒有較高認可度,部分富裕階層已將其視為宴請佳釀。華國中主席強調茅臺和習酒共同走進蒙古國不僅是商業行為,更是文化、外交與經濟的多重互動。它既強化了中蒙傳統友誼,也為中國品牌全球化提供了范例。未來,習酒若能結合蒙古文化推出定制產品(如融合蒙古元素的包裝或聯名款),將進一步深化這一合作。
華國中作為品牌中國戰略規劃院的執行院長,他強調習酒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品牌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要進一步挖掘習酒民族品牌的文化效益和社會效益,印證和支撐習酒的悠久歷史與技藝特征;要深入研究習酒釀酒老作坊的建筑美學,提升工業美學的文化內涵;共同助力習酒君品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愛上君子之品,讓東方習酒香飄世界。
習酒作為中國白酒頭部品牌,醬酒第二、行業前八。近年來通過“文化賦能+國際布局”雙輪驅動戰略,逐步從區域性品牌向全球化品牌轉型。其核心戰略圍繞“君品文化”展開,以文化共鳴突破國際市場壁壘,同時借助數字化供應鏈和本土化營銷實現深度滲透。君品文化內涵,融合儒家“君子”精神(崇道、務本、敬商、愛人),強調“酒中君子”的品牌人格,與日本“酒道”、歐洲紳士文化形成跨文化共鳴。聯合央視推出《三餐四季》美食紀錄片,單集播放量超5000萬,將習酒與家庭團圓場景綁定。打造“二十四節氣酒禮”非遺活動,通過封壇儀式、品鑒盲盒增強用戶參與感。“我的大學”助學項目10年資助3.2萬學子,受助者成為文化傳播志愿者,社交媒體曝光量8.3億次。成立“君品會”高端社群,舉辦君子講堂、非遺沙龍,吸引企業家群體。聚焦“君品習酒”“窖藏1988”等高端醬香系列,出口均價達59美元/升(2023年數據),定位中高端市場。研發39度低度醬香酒,適配東南亞等低度酒消費市場。國際路線,從“走出去”到“走進去”。重點布局儒家文化圈(日本、韓國、新加坡)及華人聚集區(阿聯酋、馬來西亞),通過“中秋夜·喝習酒”“中國年·喝習酒”IP活動綁定傳統節日,觸達海外華人情感需求。依托“一帶一路”倡議,與菜鳥合作建立跨境物流專線,覆蓋東南亞、北美、歐洲,實現全鏈路可視化運輸。進入新加坡免稅店,首批500件君品習酒試水成功。菜鳥提供GPS全程追蹤、高邊車鐵路運輸、深圳口岸酒水專倉。2025年計劃新增東南亞、中東貨運專線,提升履約確定性。2025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習酒通過苗家蘆笙表演、高山流水敬酒儀式展示東方美學,同步舉辦品鑒會講解醬酒工藝。參考《黑神話:悟空》的文化輸出路徑,將“君品文化”與游戲、影視等載體結合,降低海外用戶認知門檻。產品出口至23國,2024年出口額同比增長20.4%,主要增量來自東南亞。投入5億元在國內30城建設線下體驗館,反向吸引國際游客。針對歐美市場開發低度、果味調配酒,突破傳統烈酒口感限制。通過酒莊之旅、釀酒工坊體驗深化品牌認同。以“君子和而不同”的普世價值觀打破文化隔閡,而非硬推產品。借力國家“白酒國際化”政策,參與政府組織的經貿團,如貴州代表團赴日韓推廣。
君懷朗月照乾坤,
子德如蘭自雅芬。
之道在誠通四海,
品高猶似玉無塵。
東迎旭日耀山河,
方釀醇香醉九歌。
習得千年藏窖藝,
酒逢知己意婆娑。
習酒的國際化并非簡單貿易擴張,而是通過文化解碼—場景再造—情感資產化的藍圖,將中國白酒從“風味符號”升格為“文化媒介”。其戰略內核是以“君品文化為魂,以數字供應鏈為骨,以本土化體驗為肉”。未來,隨著大阪世博會等國際舞臺的持續展現風采,習酒或將成為中國白酒全球化文化敘事的新標桿。
君子之品東方習酒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