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在河南鄭州舉辦。以“優化營商環境?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平行論壇——第二次全國企業新質生產力峰會第十次中國企業營商環境研討會同步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企業報》集團、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組委會承辦。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徐永前出席會議并演講。
以下為演講內容:
目前,中國人主持的合規領域四個國際標準中,有兩個已經正式出臺,可以用于全球認證,全球近十億個組織據此可以打造PDCA合規管理體系。
根據前段時間中國駐美大使接受媒體專訪時的口徑,到202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15.7萬億美元,即113萬億元人民幣。又據權威專家分析,其中80%是產業數字化,20%是數字產業化。
數據資產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經濟等于數據資產(A)、網絡(B)和三個創新,即技術創新、治理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C)之和。其中,治理模式創新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濟南座談會上所提的“企業改革”,其不僅僅限于國企改革的深化提升,民營企業也要改革,即治理層面的優化提升。
關于數據合規入表和數據專項合規、合規管理體系建設的關系,這里有一個比喻,數據合規入表相當于一個糖葫蘆,數據專項合規是糖葫蘆串,合規管理體系建設是糖葫蘆架。因此,數據合規入表非常重要,而打造一套“治理現代、全面覆蓋、有效運轉、全球通行的合規管理體系”是基礎。
我簡單給大家分享一下合規之“規”和依法之“法”的關系。所謂“規”,包括規則(RCEP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OECD公司治理準則、上市監管規則、亞投行/世界銀行公司治理準則等),規制(財政部《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道德規范(只有富有愛心的財富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財富,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即偉大的百年傳承企業必定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企業),標準(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數據資產領域的五個地標包括《數據資產合規入表指南》也即將出臺。)
因此,在“治理現代、全面覆蓋、有效運轉、全球通行的合規管理體系”之上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已具備基本的規則、規制和標準體系。依法(對政府:法無規定不可為)合規(對企業:法無規定要有規,即我要合規)、陽光運作是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具體而言,合規是數據資源資產化、資本化運作的生命線。要嚴防“數據泡沫”,即所謂:入表容易出表難,數據合規是關鍵;價值衍生宜適度,切忌泡沫致長遠。
為什么通過標準規范合規管理?就是因為標準是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具有先進性、權威性、普適性、戰略性,不管是以色列人還是巴勒斯坦人,俄羅斯還是烏克蘭人、美國人還是伊朗人,大家構建起這套體系后,法治合規語言就形成了,大家都是一個套路,這樣就可以好好做買賣了。這是一套拯救人類的法治語言,它的理念是“事前防范治未病,合作共贏和為先”,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家國天下的情懷和責任擔當。
這輪的數字經濟發展是人類歷史上一場最復雜、最深刻、意義最為深遠的產權改革。數據資產是具有潛在價值可以給企業帶來收益的,企業可以占有控制這些數據資產,需要通過數據的要素化和流通真正實現數據資本化運作。數據資產就像孫悟空,首先數據資源入表后,產權實現一變三:無形資產、存貨、費用化處理,而一般資產就是變成了法人財產的一種形式。之后通過數據資產運作擁有巨大的價值潛力,當然也伴隨著風險。因此,包括數據來源合規審查、數據內容合規審查、數據管理合規審查、數據經營合規審查在內的數據治理合規審查就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1月1日,財政部入表新規生效當天,由大成律師出具數據合規入表,也就是DAC法律意見書的中國乃至全球首家企業誕生。這家企業用一組支撐“智慧城市”的數據資產應用場景,通過在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進行知識產權登記并通過評估實現入表。入表增值一塊,入表后的資產運作又增加一塊。這就是數據的價值,這就是數據資產合規入表后的價值,正所謂:數據入表小上市,資產資本運作時;交易平臺大數所,三師顧問主律師。
最后總結一下,當今中國,有關數據合規入表的規則、規制和標準體系已經基本建立,要加快入表及入表后的資產、資本運作步伐。同時依托中國人牽頭制定的合規領域國際標準,搭建合規管理體系,打造共同的合規語言。這套語言將有助于夯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法治基石。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