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在河南鄭州舉辦。以“優化營商環境?
發展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平行論壇——第二次全國企業新質生產力峰會第十次中國企業營商環境研討會同步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企業報》集團、中國企業發展論壇組委會承辦。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劉釗出席會議并演講。
以下為演講內容: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非常榮幸能參加這次研討會,期間聆聽了各位領導、專家的優秀案例分享,感受頗多,深受啟發。2021年以來,沾化區始終踐行“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理念,聚焦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新要求、新期待,深化體制改革、健全服務體系,推動營商環境要素供給水平持續提升。在此向大家做簡要匯報,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區情區況簡介
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沾化區基本情況。濱州市沾化區是“中國冬棗之鄉”,位于黃河三角洲腹地,渤海灣南岸,地處山東省北部。全區版圖面積2217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辦事處,438個行政村,總人口39萬;擁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沾化能源儲備豐富。一是土地資源富集,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土地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北部海岸線綿延102.5公里,擁有未利用地41.6萬畝,可承接重大項目直接落地建設。二是綠色能源充沛,大部分區域70米高度年有效風速達7600小時以上;全年日照時數超過2200小時,年輻射量每平方米5030兆焦。三是水資源充沛。境內擁有115公里輸配水主管網,建有總蓄水能力1.05億立方米的5座大型水庫。四是電力供應充足,建有變電站23座、電廠3座,形成了以220千伏變電站為核心,180千伏變電站為樞紐,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互為備用的供電網絡,實現了供電配網自動化。沾化產業基礎堅實。突出“四量并舉”,實施化工新材料、精細氧化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優勢主導產業“三三倍增”計劃,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44家,打造了6條重點工業產業鏈(化工新材料產業鏈、精細氧化鋁產業鏈、新能源新材料鏈、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現代醫藥農藥產業鏈、食品加工產業鏈)。沾化政務生態優良。持續擦亮“這一沾·事好辦”營商環境品牌,幫辦代辦中心提供“保姆式”全領域、全流程幫辦代辦,上門服務、送證到家,打造了“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營商環境,市場主體滿意度連續3年居全市前列。
二、優化營商環境主要做法
近年來,濱州市聚焦“服務品質更優、民生品質更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高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作為山東省首個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雙雙取得公職律師證的城市,濱州強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建立“法智護航中心”,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高地。全面實施“安身、安業、安居、安康、安心”工程,打造全國首個“心安城市”。以信用體系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以承諾為憑、以信用作保、以監督保障”的“無押金”服務新模式,全力打造“無押金城市”金字品牌。
為賦能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沾化區在縣域營商環境優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嘗試。
一是謀劃抓早,定準提升路徑。堅持優化營商環境“一把手”工程,決策性事項一律提報區委常委會或區政府常務會研究決定,確保頂格部署、高位推進。從點上突破向整體發力轉變,確定“一手抓為企服務、一手抓流程再造、試點助推產業發展”總體思路,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自主謀劃制定《“這一‘沾’·事好辦”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實施方案》,建優頂格推進、協同聯動、業務研學3項機制,確定企業底數“調優”、聯企幫扶“遍訪”、對標創新“提質”、典型案例“培育”、政策直通“搭橋”和隨機走訪“問策”6項躍升行動,21個領域梳理任務事項218項,全面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
二是服務抓優,定實政策惠企。研究出臺《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增量發展行動意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三年(2022—2024年)行動計劃》《企業上市培育行動計劃》等系列支撐文件,印發科技成果轉化貸款備案管理辦法,支持企業申請貸款1.55億元。成立企業家協會,舉辦企業家大會、表彰大會和優秀企業旗幟廣場升旗儀式,著力塑造企業家口口相傳的營商環境口碑。深入推進部門聯動、協同辦理,變“串聯依次推進”為“并聯同步審批”,綜合運用“并聯審+容缺審批+承諾制”,將辦理時限壓縮80%。首創《全鏈條企業風險防控指引》,優化企業法治營商環境;組織開展“政企同心·成就夢想”“親清茶事”活動,落實減稅降費3.8億元。
三是創新抓先,定牢流程再造。連續3年開展“對標創新提升月”活動,20個領域謀劃創新事項32項,持續推動成果轉化。在全省率先實現“審批窗口”進園區,推出“六個直通”園區服務機制,將103項事項延伸至企業“家門口”,組建132人“項目管家”團隊,打造“定制+精準”幫辦代辦模式,為28個項目制定專屬審批流程圖,實現“一張圖”服務項目全周期。在全市率先出臺項目多公告合一實施辦法,手續辦理時長由41天縮減至17天。構建全鏈條信用服務閉環機制等29項創新成果獲省級及以上政府部門刊文推介,城鎮燃氣領域“監管一件事、綜合查一次”作為全市唯一、入選省級“揭榜掛帥”重點改革試點,順利驗收并全省推廣。
三、創新案例分享
借此機會,著重向大家分享我們在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推進“園區事園區辦”方面的積極探索。
(一)背景情況
園區內企業集聚,對各類手續辦理的需求較大,但距離區政務服務大廳相對較遠。為突破資源配置瓶頸,讓企業不出園區就能完成業務辦理,著力解決企業辦事多頭跑、往返跑等問題,沾化區行政審批部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和經濟園區聯手建立全市首家人大代表優化營商環境監測站暨園區幫辦代辦服務站,系統化打造企業“家門口”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辦好事的“一站式”服務平臺。
(二)主要做法
一是全鏈條閉環審批,企業辦事不出園區。建立“2+3+7”值班值守機制,推動從公司設立到施工許可等103項服務事項全部在園區內閉環式辦理完成,實現園區15分鐘政務服務圈全覆蓋,將企業的難題解決在“家門口”。
二是“審批管家”精準施策,助力企業輕裝上陣。聚焦服務園區重點項目,實行“定制+精準”的“審批管家”幫辦代辦服務模式,主動上門靠前服務,結合“拿地即開工”“多證聯發”“分階段施工許可”“并聯審批”等審批模式,為每個項目“量身訂制”審批流程,制定“一企一策”精準服務方案,通過市區聯動兩級幫辦、上門服務主動幫辦、聯合踏勘協同幫辦等全程幫辦服務方式,加速推動項目手續辦理,降低企業時間成本。
三是主動上門把脈問診,推動項目加速落地。隨著幫辦代辦服務站運行機制的不斷完善,服務由“坐等難題上門”變成“主動上門找難題”。如,省重點項目(山東達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萬噸/年特種胺一期30000噸/年異丙醇胺項目)建設期手續辦理過程中,“審批管家”主動上門進行指導幫扶,通過“拿地即開工”“多證聯發”等改革舉措,將規劃方案審查等審批環節調整到“拿地”前預審,并協調區自然資源局等4個部門加快推進,拿地到開工整個過程僅用了35天,再次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
四是人大監督跟蹤問效,構建系統服務體系。打通“審批服務+人大監督”服務鏈條,強化人大跟蹤問效,在優化營商環境監測站全力構筑監、測、推、引、評“五位一體”工作體系,聚力實現“企業有呼聲、政府有服務、人大有監督”,以監督提升審批質效。
(三)取得成效
政務服務供給側,沾化經濟開發區幫辦代辦服務站逐步發展成為功能齊全、獨立完整的閉環式審批單元,企業不出園區就能辦成事成為常態。截至2023年底,服務站累計辦結相關許可事項310項,走訪企業345次,協調解決用地、稅收、用水用氣、環評等問題94個。
政務服務需求側,園區企業辦事觀念逐步發生轉變,“跑多部門、跑政務大廳”變“辦事就找服務站”。項目辦理企業無需多個部門來回奔波、審批材料不再反復提交,跑腿次數平均減少80%,辦理時限壓減50%以上,辦事體驗更加高效、順暢,少跑腿、零操心的“無感審批”成效日益顯現。
沾化區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兼顧指標水平和企業、群眾感受,更加突出為企、為民服務精準性和服務模式創新性,系統謀劃創新躍升事項,全力打造服務品牌特色,為持續擦亮“濱周到”服務品牌貢獻更多沾化力量。
相關稿件